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80篇
工人农民   601篇
世界政治   29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6篇
法律   1206篇
中国共产党   2992篇
中国政治   6271篇
政治理论   1143篇
综合类   212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1126篇
  2012年   1144篇
  2011年   1277篇
  2010年   1384篇
  2009年   2085篇
  2008年   1133篇
  2007年   917篇
  2006年   845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291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是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大学生在选择就业目标时陷入了种种误区,我们应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积极采取对策,增强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意识,更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2.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给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准备工作入手 ,结合工作实践分析毕业生中常见的不健康心理 ,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3.
梁平  陈奎 《河北法学》2007,25(8):59-63
1999年6月,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出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激增,而在短期内,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因此,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就业弱势地位会愈加明显.大学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是今后的一项重大课题.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并征求意见,此举无疑为研究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保障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基于大学生就业中缺乏法律保障之背景,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合同法保护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4.
宏丽  蓝天 《党建文汇》2007,(1):36-36
27岁的汪洋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北京一家期货公司干了半年,又转投到一家灯饰公司。并很快升到了业务经理的位置,但让汪洋苦恼的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难用得上,工作中找不到感觉,压力很大,2005年5月,他辞职回到贵阳找工作,然而受所学专业限制,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但他发现,一些技术人才却非常抢手。几经周折后,汪洋决定上中专好好学门技术。  相似文献   
45.
《中国工运》2007,(11):56-57
河北金能金牛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工会张同斌、乔万勇来稿,介绍了该矿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家庭扶贫帮困救助机制,切实解决困难职工家庭的生活困难,构建和谐小康矿区的经验。该矿成立了由矿工会、劳人科、团委、居委会等部门组成的协调小组,规范困难职工家庭状况年审、复查、解困等管理工作。一是健全就业援助机制,帮助特困职工就业。  相似文献   
4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等几个改革发展阶段,最终发展到现在的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遵循市场规律的就业制度,并按照毕业生就业的规律、特点来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使有就业愿望的广大毕业生得到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47.
就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定、社会公正和社会协调发展。一个社会只有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才能保证人们既有一个相对安定、基本生活有所保障的环境,又有一个预期的良好发展前景,从而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只要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就一定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破解就业难。  相似文献   
48.
浅谈就业导向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49.
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白领都渴望走出喧嚣的大都市,到乡间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田园生活,借以放松疲惫的身心。在美国,白领们都热衷于当“业余农民”。海归女孩吴楠从中受到启示,从都市走向田野。创办了全国首家“小农庄主俱乐部”,不仅让申城白领们过上了春种秋收的时尚小农庄主生活,她自己也收割了大把财富——  相似文献   
50.
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的敦化市,依托雄厚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基础,在全市48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实力迅速扩展,城市设施配套,功能完备,交通便利,市场兴旺,人民生活水平较高,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昂然的生机,2002年,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吉林省县市第三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