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法律   88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的一位好友要申请日本永久居住权了,前几天到我住的地方来了,我一听来由就知道他遇见问题了。因为在申请永久居住权时,要填写是否在日本有过违法犯罪记录,这可难坏了他,因为他违反过几次交通规则,和一次因超过规定速度50公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设置居住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本文首先从居住权的历史沿革出发,研究了罗马法以及法国。德国物权法有关居住权的立法例;然后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就居住权是房屋这一财产在财产体系中的地位提高的必然反映、居住权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利用效益、有利于发挥家庭职能、有利于平衡房屋的利用利益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在我国物权法中确认居住权这一他物权形式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我国物权法对于这种因居住而使用他人房屋的权利,应当以“居住权”概括之,并可以将之定义为:居住权就是特定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房屋的权利。文章还对居住权的取得和消灭、居住权的效力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正公房是我国特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在当前情形下,由于公房使用权的权属性质不明确,导致了公房使用权案件立案难和审判难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公房使用权的法律属性作出界定。一、公房和公房使用权的概念(一)公房建设部于1994年颁布的《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第三条规定,公有房屋系指国有房屋和集体所有的房屋。虽然上述规定已于2001年废止,但其对"公房"的概  相似文献   
14.
李悠 《法律与生活》2014,(21):46-47
正一对离异夫妻,男方无力给付孩子的抚养费,以房产抵抚养费,引发一场房屋所有权诉讼。"作为父亲,不支付抚养费在先,出尔反尔在后,将来孩子长大了,你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他?"2014年7月18日,宋晓敏义愤填膺地指责坐在被告席上的前夫李威。引起这起诉讼的是李威名下一套拆迁换置的房屋和7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  相似文献   
15.
肖业忠 《理论学刊》2022,(4):125-131
居住权载入《民法典》,彰显了新时代民事法律的生命力和现实性,既具有社会公平价值,又富含个体正义价值。通过法律加以规定,更能维护居住者的相关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财产思维的理性。居住权制度首次正式入典,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民法制度,也将给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作为一项新型的民事权利,需要明确该权利的内涵、法益保护、行使原则及方式。对其中所包含的法律问题的探究,有助于该项权利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务中全面运用,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提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女士与尚先生结婚后,与尚先生及其儿子小尚住在一套单元房内,田女士与尚先生住在东侧的一间,继子小尚住在西侧的套间,套间的里屋与田女士、尚先生的房间是由木隔断墙隔开的,隔断墙上留有一扇门。  相似文献   
17.
论居住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要不要在未来的物权法中规定居住权问题是当前物权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居住权制度来源于罗马法,广泛应用于大陆法系的民法典,然而从居住权的性质、适用的社会背景以及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来看,我国并不适宜引进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18.
高房价,影响着中产阶层生活质量的提高,阻碍着底层阶层住房权的适当满足,无异于一种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机制,而且是将财富从社会中下层向政府、开发商、投机人士集中  相似文献   
19.
居住权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丹 《岭南学刊》2011,(3):80-84
居住权概念是当前人权理论体系中表述最为混乱的一种。学者对于居住权的基本概念存在严重的分歧,而这些分歧又进一步影响了居住权的研究和实践。因此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以澄清混乱是研究的当务之急。居住权是关于公民居住行为权利的总称,属于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其与住房权、适足住房权等概念既有关联又存在显著的区别。居住权包括居所选择权、住宅所有权、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和获得住房的权利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20.
居住权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之后大陆法系各国纷纷仿效建立了居住权制度,以此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中没有设立居住权制度,但是我国存在居住权制度的立法空间,现实生活中住房的紧缺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等等都决定了居住权制度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