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3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51.
孟丹 《法制博览》2022,(26):118-120
《民法典》新增居住权制度并用6个相关条文构筑了居住权制度基本完整的框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本文从居住权的立法背景、意义入手,通过分析居住权制度的详细条文,探究这一新增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探究居住权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52.
居住权制度的适用范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阅春 《理论探索》2007,(4):139-142
居住权是非所有人利用所有人房屋的一项重要的用益物权制度,其适用范围一直是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争议焦点。在我国现行条件下,居住权制度不仅在传统领域仍有其适用的空间,在一些新型领域还有进一步扩张的可能。在未来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设计中,可以考虑引入居住权并将居住权的适用范围延伸至保留居住权的买卖、合资建房和分时度假酒店等新型领域中,为房屋所有权人保障其所有权的归属和实现财产的充分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53.
居住权制度的设立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之处,规定在物权编之中,是以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居住利益为出发点的,对于缓和社会矛盾和使得物尽其用都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然而该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和抽象,短短的6条法律条文并不能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该制度的规定不甚完善,比如居住权和抵押权存在顺位冲突的问题、居住权设立的方式单一、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以及缺乏权利救济措施,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措施入手解决,按照物权登记的时间顺序解决权利冲突、增加法定居住权、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明确规定权利的救济措施,以此更好地完善该制度,推动我国法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4.
居住权纠纷涉及婚姻、继承、物权的交叉领域,当前立法对于居住权的设立仅局限于意定方式且规定较为模糊,导致居住权的司法适用陷入困境。完善居住权的设立方式,一方面,以合同方式设立居住权约定不明时应进行类推适用;以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自继承开始时生效,但未办理登记的,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另一方面,增设法定居住权,使居住权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扶弱”作用。  相似文献   
55.
陈欢 《检察风云》2012,(20):58-59
为更好地普及法律常识,同时为广大读者提供法律服务,本刊将联合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开设"法律服务"栏目。大成律师事务所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曾连续三年被《亚洲法律杂志》(ALB)评为"亚洲规模50强第一名"。本刊联手大成律师事务所开设"法律服务"专栏,除定期向读者介绍相关法律专业知识外,还为广大的普通民众提  相似文献   
56.
胡建 《理论月刊》2012,(8):174-178
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是非所有人对他人所有的房屋进行居住的权利。受罗马法的影响,后世诸多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民法都规定了居住权制度,但是在承继的过程中各国皆据具体国情对其加以修正或改进。本文论证了在新时期我国居住权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我国居住权制度的具体构建方案,包括居住权的主体、客体以及居住权人的权利与义务等诸方面,指出在未来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应当将居住权制度纳入物权法编中。  相似文献   
57.
编辑同志:我是哈尔滨市的一名市民,多年前离异。2010年,我经人介绍与庞来斌相识,并于2011年夏天与他结婚,婚后并未生育子女。2019年年底,庞来斌突感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胰腺癌晚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考虑到自己的身后事,庞来斌立下遗嘱。在遗嘱中有关房产一项,庞来斌表示,自己过世后。  相似文献   
58.
59.
离婚后居住权有利于保护离婚后当事人,特别是妇女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实现从所有到利用的现代物权理念,从长远考虑,我国有必要从婚姻法和物权法来设计离婚后居住权的具体制度,将其和谐地纳入我国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0.
随着人们从“居者有其屋”到“住有所居”观念的转变,以及市场对房产的多元化利用趋势的发展,在《民法典》之下形成了新的用益物权体系,增加了关于居住权的规定,完善了社会住房保障体系。本文从居住权的设立背景及内容出发,对居住权出台以后的适用情况进行内在检视,并对优化居住权的保障路径进行了建议,以期促进居住权多项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