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92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70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411.
李启汉是中国共产党58名早期党员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动和组织了早期工人运动,用生命和热血在中国工运史上书写了不朽篇章,被著名共产党人邓中夏誉为"无产阶级的先锋,劳动运动的健将"。  相似文献   
412.
周军 《广东党史》2008,(3):37-40
1927年四一五政变后,广东党组织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与大革命时期相比,党组织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生存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所领导的工人运动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在白色恐怖中求得生存,广东党组织应对时局,不断对其组织原则、工作方法进行修正。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是广东党组织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413.
林伟民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华全国总工会首届委员长,对我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1887年10月,林伟民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三灶岛(今属广东珠海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无以为生,他很早就离开家乡,到外国轮船当海员。在长年的海员生涯中,他饱受帝国主义者和外国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剥削,心中埋下了反抗侵略压迫的种子。  相似文献   
414.
张超 《奋斗》2014,(11):60-62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1875年4月至5月间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科学著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德国工人运动中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起草的纲领的批判。该纲领在哥达城通过,故称为《哥达纲领批判》。《哥达纲领批判》通过对渗透进德国工人党纲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尖锐批判,阐明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学说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15.
416.
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恩格斯通过对工业化以来德国经济、社会、工人运动等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及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考察和分析,形成了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思想,即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和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德国工人运动开创的新的斗争形式——议会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为国际工人运动树立了榜样;但是,这种斗争形式是暂时的策略,不能使德国建立起共和国,更不能使德国"长入"社会主义;德国无产阶级不能放弃革命,不能放弃无产阶级专政;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应该会最先发生在军队.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人运动和德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验证了恩格斯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的论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学术界围绕所谓恩格斯政治遗嘱展开的对恩格斯的国际工人运动理论乃至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误解或歪曲.  相似文献   
417.
李洪军 《前线》2014,(7):66-67
<正>《工资、价格和利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和工资的实质,阐明了工人阶级开展经济斗争的必要性,同时强调要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最终消灭雇佣劳动制度,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重要指导。《工资、价格和利润》的写作背景《工资、价格和利润》是马克思于1865年6月20日和27日在国际工人协会中央委员会会议上用英文作的报告。这篇报告是为了回答当时欧洲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418.
陈云与报刊     
正陈云指出,报刊既是宣传者,又是组织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宣传作用和组织作用。陈云与报刊的结缘,始于在商务印书馆学徒时期。此后,陈云对报刊的关怀与支持伴随着他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历史的卷帙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在江苏、中央苏区等地,他办报并指导发行,扩大报刊政治宣传作用;在延安和东北解放区,他深入实践,为报刊撰文指导工作;在财经工作岗位上,他细致读报,搜集情报,扭转经济颓势;在晚年,他退居二线后仍不忘读报,忧国怀民。  相似文献   
419.
1920年代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高潮时期,与此前的历次工潮相比,这一时期由于中共的政治参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发展迅速,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工人的阶级意识和身份建构空前加强;工人群体高度组织化;基本实现经费自给以及对外革命经费输出,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中共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的缩影,中共在安源工人运动中的革命运作模式是巨大革命张力与革命现实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不仅使中共在安源工人群体中成功扎根,还对中共在其它地区开展工运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安源工运模式被批评"有规避争斗而习于和平发展的倾向",而遭到党内检讨,预示着中共工运更激进时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420.
杨匏安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广东党组织的创建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广东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杨匏安参加了广东建党建团的具体工作,领导并推动了早期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广东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思想和阶级基础。杨匏安不仅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且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并且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些正确的革命观点,对建党初期党的理论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