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中山“民生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非资本主义的前途成为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孙中山民生主义就有了更多的实际意义和合理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他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独特发展的历史道路——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理论的设想。如果低估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那将被历史证明是短见的。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振兴实业等内容,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民生主义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有机结合,注重发展生产力与强调变革生产关系并举,时代性和发展性并重。从理论、实践和价值三个维度来看,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关于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有相似之处,为中国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蓝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是其重要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李凌 《传承》2012,(7):66-67
“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孙中山为了宣传革命和探索振兴中华民族的道路,在欧美各地奔波考察,认识到中国过去之所以贫穷落后,在政治上是由于专制腐败,在经济上主要是由于工业不发达。  相似文献   
14.
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1906年秋冬间,孙中山和黄兴、章太炎等制订了武装反清的<革命方略>,规定组织国民军,"覆彼政府,还我主权"①.  相似文献   
15.
口号易于夺国,难于治国。 以口号夺国的事例很多。“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均贫富”、“劫富济贫”、“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反清灭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造反有理”,无穷无尽,都是夺国的口号。口号只要合时代之需求,舒百姓之愤懑,就可以一呼百应,或啸聚山林,或揭竿而起,因缘凑泊,说不定就来个改朝换代。  相似文献   
16.
韩喜平  宋浠睿 《湖湘论坛》2020,(1):102-109,F000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仍然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积极启示。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植根于民生史观的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研究价值,以便汲取有益思想资源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2)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占据着重要地位,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所提出的一切政治要求,都是为了真正实现民生主义。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后,中国共产党继承新三民主义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不仅继承了民生主义的"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它的经济政策也由民生主义之"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发展而来。但在革命领导权等根本的方面,新民主主义发展了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18.
夏柱智 《南风窗》2013,(25):46-47
到各地确权现场看一看,就会发现人民群众对于土地改革的基本诉求各不相同,他们要的可能不是舆论和一些学者所言说的那种"权利",他们要的恰恰是现有的土地制度赋予、但现实中没有得到完全落实的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经萌芽、成型、妥协和修正几个阶段,最终成型。其核心是土地资源的公平配置,促进民生和共同富裕。其“平均地权”的思想和方法对解决当今中国房地产权利配置失衡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刚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22-124
孙中山作为我国20世纪重要的历史伟人,针对中国当时的国情,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利用外资等主张,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现代化财政思想特征。孙中山财政思想具有先进性与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和局限,其思想对中国现代财政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