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706篇
中国共产党   314篇
中国政治   605篇
政治理论   107篇
综合类   19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往有关视频广告屏蔽类案件的裁判,大体沿袭了"解释一般条款-提取规范命题-引入裁判方法"的结构脉络.从司法实践看,作为解释前提的规则提取通常仅完成了内部证成环节而忽略了外部证成说理,从而使得认定标准的正当性受到质疑.以事实后果和逻辑后果为导向的"后果取向型"裁判思维,可以通过"社会效果评析法律效果"的方式,实现对裁判结...  相似文献   
82.
邓矜婷 《人民检察》2022,(15):27-31
司法实践中对流量造假行为存在定性困难、罪名适用不当等问题。为准确区分流量造假行为,使刑法规制更具针对性,应当根据流量造假行为的技术特征和危害对象,将其分为群控刷量类、虚假广告类、虚假交易牟利类和盗用CDN流量类。其中,后三类行为以他人的财产利益为侵害对象,应定性为相应的侵犯财产类犯罪。第一类行为以群控作为技术特征,往往涉及多种刷量行为,定性时不能一概而论。按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规制时,必须符合“侵入”“非法控制”“破坏“”数据”等概念的可能含义,不应解释为指向所有不正常的计算机联系。  相似文献   
83.
与传统型虚假广告犯罪相比,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使侦查机关在侦查网络虚假广告犯罪案件时通常会遇到情报信息不易收集、管辖权难以确定、电子证据收集和保全困难等问题。针对该类犯罪侦查难点,应从情报信息主导侦查、明确管辖权、虚拟侦查与电子证据固定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84.
悦读     
《工友》2012,(3):4-4
老人的安全感来自子女的孝顺,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的保护,男人的安全感来自事业和家庭,女人的安全感来自男人和爱情。无论幸福由什么组成,安全感一定是其中一部分。真正的安全感,并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哪怕你不去拿,也知道它始终都在,不会变。——人的安全感从何而来?每个人都不同  相似文献   
85.
呜呼,70%!     
叶知秋 《工友》2013,(4):47
有一篇文章这样说: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是没用的。一款高级轿车,70%的速度是多余的。一幢豪华别墅,70%的面积是空闲的。一屋子衣物用品,70%是闲置没用的。一辈子挣钱再多,70%是留给别人花的。由此联想到———铺天盖地的广告,70%是夸大其词的。  相似文献   
86.
87.
表演者精神权利结构与本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延超 《法学论坛》2007,22(1):97-104
理论界及司法界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问题争论较大,归根结蒂是有关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结构与本质的争论,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着重论述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结构与本质,在有关精神权利的结构部分,论述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在本质部分,对表演者精神权利与作者精神权利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述了两者的本质区别,突显了表演者精神权利的纯粹的人身权属性.最后还以表演者精神权利结构和本质为视角阐述了其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88.
鄂璠 《小康》2012,(10):94-96
在旧城改造、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拱墅区实现了升级与巨变。而拱墅人从"物质"到"精神"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或许才正是"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目标中所体现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89.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广告业也在蓬勃发展。无论是广告的内容、广告的表现形式,还是广告的传播方式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植入式广告以渗透到各种影视作品、文艺晚会、网络游戏甚至于书籍杂志等媒介的形式出现在受众的视线内,引发了诸多的关注与争议。本文以影视作品为蓝本,将从伦理学角度,解读植入式广告。  相似文献   
90.
王智 《法律与生活》2012,(19):36-38
这是一起因悬赏广告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案件。案件当事人按照该广告的要求进行举报,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但广告的发布者公安局却没有履行其作出的悬赏缉凶的承诺付给举报人50万元举报费,由此引发诉讼。这起诉讼的最终结果是什么?虽然事件早已过去、结果早有定论,但却因此事牵涉公安机关,当时并不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知。现在旧案重提,意在以此提醒各类悬赏者,在作出悬赏之前要慎重考虑,悬赏破案后要按悬赏履行承诺,以免引起诉讼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