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411篇
中国共产党   441篇
中国政治   784篇
政治理论   383篇
综合类   56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61.
文化冲突是一种无法回避和客观存在的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深刻影响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面对这一切,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弘扬主旋律,积极主动加强校园文化尤其是思想文化建设,牢牢占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62.
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如何在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基础上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对过去30年的中国立法的回顾与反思,可以看出,在今后,相对于集中立法与频繁修改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性安排和创造一种可能的社会环境,使业已载入宪法和法律的那些基本价值、原则逐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63.
杨雪冬 《人民论坛》2013,(12):27-29
个别利益群体积极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为自身的利益诉求建构理论。利益的多元化导致了观念的多样化,有自觉意识的利益群体都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建构自己的理论社会利益的分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意识多元化,已经成为中国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急剧全面变革的社会来说,利益的分化不仅释放出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也激发了强烈的政治参与诉  相似文献   
64.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权问题既有理论批判也有理论建构。由于人是劳动和社会关系总和的"二位一体",马克思恩格斯由此发现了作为人权主体的人是有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的裂变的,进而发现了人权的实然主体与应然主体在阶级社会是对立的,而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同一。因此,阶级社会人权与共产主义社会人权成为二人理论批判与建构的目标,二人在人权上的"破"与"立"由此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5.
《行政论坛》2021,(3):68-75
府际社会建构是影响社会政策扩散的重要机制。按照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及其利益分配差异,社会政策可以划分为一致政策和不一致政策。基于积分制政策的研究发现,一致政策更多在平行城市间扩散,不一致政策更容易实现垂直扩散。具体而言,基于理性选择,城市政府倾向于将利益分配给优势者和竞争者,在沿袭一致政策中实现政策的工具性扩散。基于对中央意图和地方利益的考量,省级政府的政策选择具有不确定性;中央政府具有配置不一致政策的责任和资源,倾向于重构目标群体和再分配政策利益,给予依赖者政策利益,实现政策价值的扩散。  相似文献   
66.
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整体性提出三个具有理论与现实辩证统一的重大命题,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战略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科学内涵,这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探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核心价值体系落实与践行的逻辑关系、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68.
蒋新红 《求索》2012,(7):159-160
以社会科学作为考量视阀,本文致力于个性写作主体建构和外部促进的科学达成。个性写作应着重在自主、人文两个方面进行主体建构,其外部促进则宜加强教育教学和督导监管。个性独立、个性体验、人文合一、人文引渡、开放教学、自能教育、理念平台、督导监管等,则是个性写作有机构建的一些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69.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庄严写入《宪法》,建构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以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被列入时间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论的发展历程,论述此体系的构成,分析它的特点与缺陷,最后认为,我们建成的法律体系只是做到现阶段需要法律调整的各主要社会关系领域都已有法可依,它还不完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70.
时光无声无息地流逝,但,历史永远不会忘却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2011年高铁悲歌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中国速度"已成为一个灰色的符号,悲剧时刻在谴责并警醒着那些漠视生命、浮躁冒进、好大求功的责任人。我时常会联想起当下一些地区无序、浮躁的课改行为——君不见,他们冠以改革的名号而不顾学生、教师、校情强推所谓的"某某模式课堂",思想品德课也毫无例外地卷入这场空前悲壮的改革浪潮之中,混乱中的思品课最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