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晔 《春秋》2010,(6):F0003-F0003
磁村“三大院”,是指淄博市淄川区磁村镇旧时著名的三家大户,即王家、陆家、常家。  相似文献   
22.
《党课》2006,(7):48-49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特点是追求豪华,大量采用圆柱、圆顶,装饰了很多精美的饰物。  相似文献   
23.
张涛 《北京观察》2011,(12):22-24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存于旧城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北京这座古都的"脊梁"和"龙脉"。这条中轴线左右对称,高低起伏,既体现了"居正不偏"的传统儒家思想,也体现了以皇权为中心的庄重与威严,是一条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城市文脉,对于展现北京优秀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古代建都史和建筑史、对于促进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4.
梁衡 《新湘评论》2012,(4):56-57
到武当山,最让我震撼的,是万山丛中、绝壁之上和古树深处的宫殿。真不知,历史是怎样完成这“9宫、8观、72庙、27000间房”的。 武当大兴土木第一人当数朱棣。朱是违反封建帝王的传承法则,夺了侄儿的皇位上台的。他在位期间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两大工程,一是北修故宫,为我们留下了一座中国最可观的皇权殿堂:  相似文献   
25.
石库门是上海最具特色的民居。它是中西合璧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承载着近一个世纪上海市井生活的记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浸透在这些砖木结构的房子中,也浸透在斑驳多彩的弄堂中。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19世纪后期,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加砖墙承重建造起来的住宅。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故称"石库门"。  相似文献   
26.
马广志 《民主》2011,(11):53-53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  相似文献   
27.
《新湘评论》2006,(3):62-63
周总理是“总设计师”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精心策划下进行的。关键时刻,周总理总是亲临一线。果断决策。彭真说:周总理是国庆工程的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28.
《前线》2008,(8):56-57
北京奥运会共有28个比赛大项,其中26项在北京举行,为此北京将建设31个比赛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2个,改扩建场馆11个,临建场馆8个,另外将改造完善45个独立训练场馆,建设6个相关设施。  相似文献   
29.
福建连城培田古民居群,其建筑之精美、保护之完好,文化底蕴之深厚,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既是明清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完美体现,又是客家人的宏大的气魄、崇高精神及超群智慧的生动体现。一个小小的村落,竟包含了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六家书院,二道跨街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四处庵庙道观。构成了紧密有序、错落有致、布局科学合理。内木制构架,门楼泥塑石雕,屋脊飞檐彩陶、梁、屏木刻雕花彩绘漆画,用料考究,结构为“九厅十八井”,每座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  相似文献   
30.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气势磅礴,坚固雄伟,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权威人士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这道长墙足以环绕地球一周;而如果用来铺筑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则可以环绕地球三周以上。但今天的人们在感叹其浩大伟岸的同时,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体味出其背后的辛酸。修筑长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平民百姓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两千多年前修筑长城的起因听起来颇为荒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