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湖南省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侃融因一起强拆自焚事件引咎辞职,3个月后仍然在任。而株洲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称,曾侃融的党内职务在2011年11月9日已被免除,辞职手续正办理,并未超出相关法律规定时限。  相似文献   
12.
周亚越 《廉政瞭望》2011,(22):64-64
从2003年开始我国内地首开“问责”之风后,已有上千名官员或引咎辞职或被免职,其中绝大多数在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复出。问责官员复出不透明,复出时间过快,而且容易官复原位(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官员级别不变、岗位变化),甚至在复出之前享受与问责前一样的待遇,难怪不少公众和社会舆论把官员问责期间戏称为“带薪休假”。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2日,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自民党干部表示,由于阁僚不透明的政治资金处理问题等引起国政混乱,他为此引咎辞职。辞职后安倍以健康为由遁入医院,腾出的政治真空被乱而有序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暂时填补。短命首相对政局造成的轻微震荡对日本社会各界来说早已不陌生,20年来,首相任期三年一届的日本经历了11任首相,  相似文献   
14.
和谐政治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民主,而民主政治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建设;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为权力的主体的官员道德建设.官员道德问题并不是个新问题,是个古今中外都倍受关注的问题.在古代中国奉行的是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轴心的道德自律原则;在西方社会则是以制度监督为主的道德他律.2002年开始实施引咎辞职以来,一批官员相继引咎辞职,再次把官员道德建设问题置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官员道德建设问题就是要坚持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沙洋县对正科级领导干部进行选拔时。实行实名推荐制,规定被推荐的干部一旦出了问题,推荐者要负连带责任。自去年4月换届以来,已有一名正科级领导因对推荐干部负连带责任而引咎辞职。这种“马”出问题,问责“伯乐”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职工大会,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人员宣布,袁振国不再担任该院院长等相关职务。据介绍,袁振国系主动辞去职务,有关部门已了解袁振国存在出国(境)团组、出差报销违规等行为,教育部同意其辞职。前段时间,袁振国先后被爆公费携妻出国考察、差旅费用超标以及在他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期间在课题评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尚未有初步结论,袁振国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绩效的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是观念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等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政府法制》2008,(21):40-41
“问责”由来 “问责”一词,早已在现代生活中受到关注,可说是从陌生走到了面熟,至少因为多闻常见而可谓似曾相识。  相似文献   
19.
在“三聚氰胺牛奶”事件中,“问责风暴”再次刮起。这是近年来继非典、开县井喷和北京密云踩踏事故之后,中国政坛掀起的新一轮“问责风暴”。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引咎辞职的救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将引咎辞职制度引入法律规范中,进一步有效的完善我国引咎辞职的救济保障,是真正发挥引咎辞职功能的重要基础。本文就我国引咎辞职救济保障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引咎辞职救济保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我国引咎辞职的救济保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