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930篇
中国政治   690篇
政治理论   192篇
综合类   32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2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日常生活是国内外形势和个体需要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基本价值追求和根本道德准则、共建和共享幸福日常生活的指南,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从公共政策、理论传播、思潮引导等方面着手,通过多项举措引领群众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梦是当下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正能量,可以从思想引领、文化培育、实践成才三个维度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仰、在感悟中凝聚梦想、在磨炼中奉献担当,成为中国梦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实现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自觉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93.
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一把双刃剑。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意义越来越深远。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亮剑精神将是实现六师五家渠市(以下简称师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94.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分析网络文化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与网络和谐文化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5.
2019年以来,青海省物业管理协会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积极打造红色物业管理新模式,激活物业服务企业党员“红色细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创建红色暖心物业,积极推动党建工作进基层、进小区、进企业,强化党建引领和教育引导,推行红色物业,使全省物业服务品质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96.
为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在业务工作中的政治引领作用,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眼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建立"党建专班+业务专班"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党建聚合"实现"业务整合",探索出一条以机关党建引领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整体工作提升的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97.
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新型产业。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群众继续增收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农村工作者和有关领导,尤其是乡村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对调整产业结构的认识,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98.
基层党组织的锐意进取是工程项目成功的根本保证。十六局集团昆明地铁项目部党工委,实施以文化育人,催生共同目标;以主动作为,力推项目管理;以党建机制,推动施工生产;以和谐互动,营造工作环境的理念,炼就了一个示范工程、亮点项目,绽放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相融并进、互促共依的精彩。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山东省莱州市结合自身实际,以“四德”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推进素质提升、环境美化、文化引领、平安创建“四大行动”,突出“和、美、乐、安”四项工作重点,着力抓好乡村道德、城乡环卫、文化惠民、平安村庄建设,努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农村和谐文明程度、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三个提升”。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城镇化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保护和弘扬好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对滨州这座具有深厚农耕文化传统的城市迈向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