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42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179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司法业务文选》2013,(29):18-24
1.2013年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3号公布2.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2.
两天半,怎么休假?这个问题可能会“困扰”越来越多的人.最近,河北、江西、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了意见,明确鼓励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休假模式.消息即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是因为明确规定了周末休假模式,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周五下午开启短途旅行了;愁,是因为规定仅是“鼓励”,前提要遵循国家法律规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可见,2.5天休假模式是一种鼓励性引导,并非强制性要求,需要因时因地执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相似文献   
23.
唐晓冬 《人民公安》2012,(22):50-51
自杀的情况在澳洲处理比较慎重,要先由救护人员对试图自杀者或声称要自杀者申请EEO(Emergent Evaluation Order精神状况评估),警方不能自己作决定。这个评估是强制性的,如果有人对警察声称要自杀,但不想去医院,那么警察就要用合理的武力强制其入院进行这个评估。  相似文献   
24.
论文讨论中印征地的几个基本问题,即中印采取怎样的征地制度,其大规模征地的内在驱动是什么,产生什么经济社会效应,又出现怎样的制度创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指向中印征地的内在逻辑——即一种强制性发展的政治动力导致了大规模的征地运动,这种运动支持了经济的增长,又给社会稳定带来挑战。与此同时,地府的创新大大缓解了征地所带来的社会紧张,改变了强制性发展的形态。当然,作为在基本政治和土地制度、社会经济环境等有很大不同的两个国家,中印在这个基本逻辑下,又有许多不同的表现。论文旨在提出一个强制性发展的概念,以为两国征地的政治经济分析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概念,并为分析发展中大国在特定时期的发展模式提供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25.
“国家自主性”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概念,它表明国家重新进入政治研究的核心视野中。西达?斯考契波(Theda Skocpol)的国家自主性理论是在对非马克思主义国家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以及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批判的基础上来进行构建的。其以现实主义、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视角,在宏观层面剖析出国家的强制性特征、国家利益以及国家能力等要素,从而证明国家具有“潜在自主性”。斯考契波打破了传统国家研究的社会中心主义视角,将国家作为自主实体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6.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将法律规避制度作为了我国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践中法官适用法律规避制度,应把握其具有"恢复法律适用秩序"与"遏制不正当利益"的两项功能,以区别于国际强制性规范制度。法官认定法律规避,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要件予以把握。  相似文献   
27.
针对精神障碍患者或疑似患者,《精神卫生法》等法律分别规定了行政管束、保护性医疗措施、强制性协助等行政强制措施及行政强制执行。但相关法律在行政强制的设定、类型、适用条件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和概括性条款,给实践带来了各种问题。基于精神卫生领域的特殊性,精神障碍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权益需要更强程度的保护,这也是精神卫生立法完善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8.
身份证取得时强制性采集指纹行为的宪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岳绒 《法学》2012,(5):31-41
建立于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上的身份证制度决定了其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强于身份证明的功能,也决定了其属性上偏重于强制性领取与使用的义务而不是公民选择性的权利。指纹是辨识个人身份的生物性特征,与个人的隐私与人格密切相关。人体指纹一旦被采集形成记录,不论是图像还是数字编码,都形成了公民的一项个人信息,理应由公民决定其何时、何地以及以何种方式被采集与使用。身份证取得时强制性采集指纹行为属于干预性、义务性的行政行为,是国家公权力限制公民权利的权力性行为,理应得经受宪法的考验。身份证取得时强制性采集指纹的行为既有违目的上的妥当性原则,也有违手段上的必要性原则,而每一公民因被强制性采集指纹而产生的潜在权益损失与所欲实现的利益相较,则明显有违合比例性原则。  相似文献   
29.
潘雪亮 《河北法学》2011,29(3):190-195
强制性侦查措施检察监督是检察权的重要内容。现行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制度缺乏有效可操作的法律规范予以保障,检察机关依据现有法律难以有力开展监督活动。如何规范与控制强制性侦查措施的行使,从而建立更合理科学的侦查程序,成为当前法学界和实务部门广泛探讨的热点。首先在对强制性侦查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运行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指出当前有关监督工作的不足,包括监督范围的问题、监督模式的问题、监督方式的问题、监督时间的问题。然后,从强化对强制性侦查措施的监督出发,立足完善我国强制性侦查措施监督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三个部分提出完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0.
强制性治安行政执法时常会引发暴力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漠视民众期盼和参与,影响社会治安治理效果;恶化警民关系,损害政府形象。而非强制治安行政执法具有尊重民众的意思自治、弱化权力色彩、改善警民关系和调动民众参与的优势。选择非强制模式作为我国治安行政执法的新取向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呼唤,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是当前立法精神的普遍要求。但我国非强制治安行政执法的法律制度基本是空白的,需要在程序规则、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权利救济机制等方面建构较为完善可行的非强制治安行政执法的法律制度规范,以保证其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