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6篇
中国共产党   136篇
中国政治   605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谭湖 《今日广西》2007,(5):34-36
1999年,十几个穿着壮族黑色服饰的演员,唱着他们奇特的山歌,拉开了第一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帷幕。 这些演员就是来自广西那坡县的黑衣壮。因为是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为人们所认识,因此,他们的服饰、相貌和山歌倍受城里人关注。 从此,那坡的黑衣壮走出了山旮旯,走进了城里,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2.
11月10日,贵州屋脊赫章县韭菜坪艳阳高照,喜气洋洋。6万多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早早来到这里,与省地县有关领导、彝学专家、新闻记者共同欢度他们的节日——彝族年。同时,中国·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夜郎彝族文化节、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四届二次年会、夜郎古都与可乐论证会、夜郎古都与可乐论证成果新闻发布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173.
羊在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现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彝族是继承古羌戎文化最多的一个民族,羊对族的经济、生产、物质生活、礼俗、竟技、民间文学诸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彝族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形成了重视养羊、爱羊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养羊经验,养羊致富已成了某些彝族地区致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4.
北京的街道和胡同有多少与商业、商品、饮食、服饰等五行八作有关,还从来没有人认真统计过。街道有灯市、花市、羊市、珠市、缸瓦市、菜市、骡马市、煤市、米市、西什库、海运仓、禄米仓等,胡同更多了,如果子市、果子巷、酒醋局、茶叶、干面、烧酒、官帽、卫衣、皮裤、胭脂、绒线、手帕、轿子、小市、钱市、铺陈、驴市、鹁鸽市、铸钟厂等;这些街道和胡同的名称,折射出元、明、清近千年商业的迁延沉浮。如果写旧京商业史,这些胡同是最生动的历史实物。不过,有的胡同从字面上来看即可知其含义,有的胡同就不能望文生义了。如宣武区棉花胡同,是…  相似文献   
175.
服饰是全世界穆斯林区别于其他宗教信仰者的重要特征之一,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穆斯林都要受当地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在服饰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本文主要介绍了马来西亚马来穆斯林的日常服饰,希望由此揭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政治环境对人们的服饰规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6.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彝三古”(彝族文化、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独具魅力。在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文化资源是楚雄最大的发展潜力,文化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楚雄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打造恐龙文化、元谋人文化和彝族文化三张名片为第一抓手,努力建设文化独具魅力、艺术独具特色、旅游人气集聚、产业快速发展的文化新高地,加快民族文化强州建设步伐,为富民强州和滇中产业经济区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77.
彝族习惯法作为我国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调节机制和手段,至今在彝区仍然存在和有效运行。什么是彝族习惯法?它是不是法?与国家法相比较有什么特点?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研究它有何意义?正确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彝族习惯法,正确处理好它与国家法的关系,从而促进彝区的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8.
本文以“偏僻角落”的中国最基层社会——“奴隶社会活化石”——凉山彝族的婚姻习惯法为研究对象,以《<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为背景,通过对彝族传统婚姻法文化与我国当代婚姻制定法之间冲突与矛盾的意义解读和法学反思,试寻求一条实现二者调适与合作、协同与兼容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9.
卢春梅  高发元 《思想战线》2012,38(4):127-128
一般认为,社会越开放,现代化程度越高,择偶的范围就越广,形成婚姻的途径也就越多,婚姻男女双方出生地相隔距离也必定越来越远。①但是,居住在贵州省威宁县的彝族"果"支系,直到现在仍然普遍实行族群内婚制规则;而且,在现代社会日渐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通婚范围不仅没有扩大,过去20年来,该群体的通婚半径甚至呈现缩小化趋势。一、"果"普遍实行族群内婚制"果"支系群体从云南迁入贵州威宁后,在云贵乡马街附近定居下来,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变迁逐步向周围辐射出去。目前,威宁境内"果"人口不超过4000人,散居在十几处聚居点,其中,云贵乡马街村是"果"最大的聚居区,该村共有"果"217户,占该村  相似文献   
18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在不平等条约的帮助下强行深入中国内陆传教。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新教在川滇黔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展开活动。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对川滇黔三省彝族社会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彝族民众困苦的物质生活;促进彝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彝族近代知识分子的培养;促使彝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彝族的宗教观念、生活习俗、社会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