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9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各国政治   178篇
工人农民   167篇
世界政治   59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8篇
法律   9568篇
中国共产党   4523篇
中国政治   7804篇
政治理论   1872篇
综合类   4138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31篇
  2022年   554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653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1635篇
  2014年   3248篇
  2013年   1937篇
  2012年   1914篇
  2011年   2088篇
  2010年   1813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2171篇
  2007年   1682篇
  2006年   1612篇
  2005年   1251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852篇
  2001年   763篇
  2000年   57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合同的形式,是缔约人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表达方式,也是缔约双方对达成协议之合意的表现方法。合同的形式对合同效力产生影响,法定形式的要件通常会决定着合同效力的走向。研究合同形式要件的发展历史,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合同发展的走向、趋势,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立法者平衡合同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后果。  相似文献   
922.
"法治国"概念是德国19世纪法学家的创造,为了能在主权归属问题上寻找一条中间道路.他们解决的方式是将国家政体问题与法律秩序问题分离,从而回避对主权归属问题的回答.这与德国19世纪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1848年三月革命是德国"法治国"概念发展的重要拐点.自此革命后,论述"法治国"的法学家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形式法治国"概念,而不是"实质法治国"概念,更重视行政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实证主义法学家的方法论为他们的这种转向提供了灵感.英国"法治"理论的首位系统阐述者戴雪却用《英宪精义》一章的篇幅认为行政法与"法治"不相容,戴雪的主要错误在于没有区分"裁量"与"专断".对德国"法治国"概念起源、流变的分析有助于中国发展起一种合理的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923.
成决策     
他们的相关建议被纳入修改的各项报告之中,融入重庆新的一年确立的目标任务,成为发展决策。"提高各级政府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提高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度,完善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加大主城交通枢纽周边停车场、站建设投入,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减小城市交通压力,科学论证城市道路限速。""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进行行政决策的行为以及决策失误的,应依法追究责任。"……出席重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带着发展研判,  相似文献   
924.
<正>社区社会组织可在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发挥服务、沟通、协调等作用,扩大社区成员参与,反映社区成员诉求,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环境保护、慈善互助、为老服务等。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的组成形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由过去主要由单位大院组成向主要由商品房社区组成转变。在原有管理体系中,国家通过单位实现对公民的政治生活、社会服务、社会福利等进行管理。工作单位不仅是职工的工作场所,也是他们获取社会支持、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及满足  相似文献   
925.
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法治逐步取代人治成为现代国家的治理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在推进法治进程时,必须改革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具体组织结构。依法治国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着眼点,也是法治社会建立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26.
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法治要内涵道德底蕴,立法以德为基、执法以德为本、施法以德为条件,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注重道德建设的顶层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法治全过程。同时,应推进法治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  相似文献   
927.
成都市双流区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为抓手,实现了"四个一"的民生改革,凸显了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特征,并通过立足民生关怀、公众全面监督,引导民主参与、实现流程再造,助推了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928.
在人大权力谱系中,乡镇人大处于“神经末梢”.但在民主政治建设中,乡镇人大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距离百姓和各种社会矛盾最近,工作最接地气,是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载体. 然而,五级人大,乡镇最弱,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人员、组织机构和制度的缺失,乡镇人大仍处于职责弱化、权力虚化、会议流于形式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929.
马克思从来都不是孤立、抽象地论述法律、法治的作用,而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辩证思维方法,将法律、法治与自由、民主、人权及经济发展等结合在一起考察,客观揭示了法律、法治的内在发展规律。在当代中国,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掌握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930.
法治规则意识是法治的基石,自觉的法治意识是法治思维方式形成的起点。从根本意义上来看,法治规则意识不是从外部塞进人的头脑里的,而是法治社会的真实关系的反映,"法治关系的真实性",靠地方政府行政领导者依法行政实践的真实性来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