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08篇
中国共产党   192篇
中国政治   284篇
政治理论   116篇
综合类   1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制度认同,是公民对国家存在的合法性承认,亦是对国家优势的基本认可与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从奋斗争取中得来的,经得起历史检验、人民认可.认同视域中,我国制度生成具有三方面优势:"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制度生成的赋值优势,增强了人民幸福感认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制度生成的赋权优势,增强了人民安全感认同;"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制度生成的赋能优势,增强了人民获得感认同.这三个优势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相似文献   
152.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核心内涵,包含获得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效果等方面。在此构想基础上,从认知度、认同度、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参与度五个层面构建获得感的层次维度,开展大学生对思政课获得感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思政课课程价值、课程内容以及教师个人等方面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较高,但对思政课的情感体验较低,学习兴趣不高,行为层面获得感不显著。因此,思政课要提升学生获得感,通过价值引领,夯实获得感的基础;通过以学生需求为核心,推进获得感来源的改革;通过互动实践,提升获得的信服水平;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营造良好的获得环境。  相似文献   
153.
郑莉  李昱霖 《中国工运》2020,(1):F0002-F0002,1
本刊讯2019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带领全总慰问团赴河北雄安新区送温暖,并对工会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引导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团结带领亿万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4.
从获得感的本质内涵出发,可以将影响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的基本因素归纳为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建设和享有的客观现状、生态环境知识与生态心理状况、生态文明制度安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政治参与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基本方略为指导,提振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的战略路径应当为在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更多的人民群众实际生态获得,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中树立更优的人民群众生态需求观。  相似文献   
155.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一直以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高低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效提升高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必须坚持育人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知行合一的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6.
他者获得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外的个体或群体,包括与受教育者有接触和交往的各类人员。他者获得感具有非在场性、非针对性、可推广性等特征,本质上是一种群众性、社会性的获得感,可以成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第三方评价指标。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他者获得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良性循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价值、增强公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支持。  相似文献   
157.
意识形态作为抽象的理论体系,必须通过感性传播才便于广大民众理解和认同。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学说能够突破王朝兴衰的局限,始终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并获得社会民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离不开其在传播内容上关照大众感性心理需求,在传播方式上契合大众感性认知习惯。回顾儒学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理论切入点和实践展开路径,总结儒学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教训,对于创新推进新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8.
无论是研究生、本科生,到了部队,都首先要当好"小学生";无论有多么高远的理想、满怀的豪情,都要克服"眼高手低"从平凡起步,从基层做起。8月10日星期日晴今天,单位组织官兵清理营区的杂草。正当我撸起袖管准备下地时,旁边的战士小李一下子拦住了我,让我去歇着,还说这点活他们几名战士干就行了。面对战士的"照顾",我心里的感受却是尴尬与不安。  相似文献   
159.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政治参与态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胜洪 《前沿》2008,(2):122-125
农民工是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农民工面临的经济生活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他们的政治参与态度问题却不太为人们所注意。而实际上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态度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还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剖析了当前农民工存在的不良政治参与态度表现及成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0.
基于微观层面农村居民的主观感受,探讨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民社会治理效能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数字技术应用对农村居民社会治理效能感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全国11个省份的全面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普遍较高。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越强,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越高,即数字技术应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主要通过丰富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提高村庄公共性以及增强村集体行动能力来改善农村居民的社会治理效能感。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男性群体、老年群体和低学历群体,数字技术应用对女性群体、年轻群体和高学历群体的治理效能感影响更为显著。据此,从完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完善数字政务服务、拓宽农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