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9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1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4篇
法律   1928篇
中国共产党   1596篇
中国政治   2704篇
政治理论   856篇
综合类   209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611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655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74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636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研究和进行创新,应着力认清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探索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把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2.
一个同学月消费8000多元不以为然,一个同学月消费200元却已超支。一份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消费调查显示,等级化和两极化的鲜明特征正成为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的主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63.
财产是指民事主体的一切可以用货币予以衡量的能够满足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财货的总称。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与当时社会生活水平和观念相适应的财产构成 ,影响和决定财产形态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科学的昌明引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由于社会观念的进步引发人们对财产的认识发生变化。现代财产形态发展的新变化表现为不动产的地位相对下降 ,动产的地位相对上升 ;动产的形态日益丰富多彩 ;智力成果的地位逐渐上升 ;财产的流动性增强 ,等等。  相似文献   
64.
65.
卷首语     
《今日中国论坛》2002,(4):M002-M002
  相似文献   
66.
邹安乐 《探索》2006,2(6):10-1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认真研究价值理念的人本性、价值导向的科学性、价值实践的发展性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7.
曹立 《新东方》2002,11(6):47-5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 ,纵观全局 ,2 1世纪头二十年 ,对我国来说 ,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领会这一重要论断 ,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特征和时代使命 ,增强全党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  相似文献   
6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时而正确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69.
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保树 《现代法学》2005,27(1):39-45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资合性、人合性与封闭性;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改革应坚持适应性和引导性两大目标,任何有限责任公司法的改革都不是在消灭实质意义的有限责任公司,在不同的国情下,可能有限责任公司的名字在变化,而它固有的特性则越改革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70.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