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620篇
中国共产党   131篇
中国政治   450篇
政治理论   81篇
综合类   67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以切实可行的公共政策为基础。分析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失灵的表现,剖析政策失灵的原因,进而从正确处理中央与民族地区的关系,优化公共政策的制定,强化公共政策的执行,提高目标群体理解公共政策的能力,完善的公共政策监督机制,改善政策环境等方面入手提出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52.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要求,贯彻《刑法修正案(八)》,总结提炼社区矫正试点试行成功经验,制定的规范统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完善审前调查评估、矫正小组、分类管理、个别教育、个案矫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矫正措施,统一规范接收、监管、处罚、收监等主要执法环节,是一个程序操作办法,对社区矫正工作体制、  相似文献   
53.
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这一论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二是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三是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遵循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应在于“增进和服务公共利益”。但是,现实中,政府在充当公共利益代言人的同时,却又扮演着“经济人”的角色,常常利用公共政策谋取私利,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偏离。因此公共政策利益导向的好坏,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执行和结果的好坏,矫正偏失的公共政策导向,对于我们利用公共政策服务民众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4.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推广"枫桥经验"50周年。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产量高"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创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55.
朱为学  顾浩 《河北法学》2012,30(6):195-196,197,198,199,200
社区矫正作为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和行为矫治模式,必须由乡镇街道等基层社区矫正组织以贴近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方式开展,这就必然要求相应的检察监督工作也要随之深入基层.从理论和实践出发,阐述基层检察室的设立对推进社区矫正检察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人民调解》2012,(6):10-13
十、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有哪些具体规定?答:社区矫正人员是在社区执行刑罚的罪犯,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罚执行活动。监督管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基础。社区矫正人员在开放的社区中服刑,存在着多种诱发犯罪的因素,对社区矫正人员依法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既是刑罚执行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区安全,预防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前...  相似文献   
57.
广东的社区矫正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其中亮点如创立"四分开"、推行"扣分考核制"、增加工作主体等,但还存在适用对象范围狭窄、人员和技术缺乏专业性、工作开展遭遇社会困境等问题,为此需要完善社区矫正立法、加强社区矫正资源配置以及营造社区矫正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8.
《罪犯矫正模式论》紧紧抓住"监狱行刑模式"这一极为重要的监狱制度现象,对教育刑矫正模式、行刑公正模式、政治改造模式、监管矫正模式、劳动改造模式、人文主义矫正模式、个案矫正模式、社区矫正模式等不同类型的模式,从社会背景、理论基础、基本理念、主要操作范式、基本评价等方面,逐一进行专题论述,内容具有史实性和说理性相兼顾的阐述特色。但是,也存在着"矫正"一词过度泛化使用,缺乏以其各自相对确定的历史语境为根据,一般不宜以"矫正"覆盖其名实关系而作打通使用,以及著作属性把握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59.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按照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为帮助广大执法人员和社会公众全面准确理解《实施办法》的精神和内容,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60.
在我国,社区矫正和短期自由刑均为刑事责任实现方法的一种。去年《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使社区矫正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短期自由刑作为监禁刑的一种,有其自身的价值所在,但也遗留着监禁刑的弊端。那有没有一种刑罚方法是可以扬长避短的呢?社区矫正应运而生。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对于社区矫正制度和短期自由刑之间各方面的比较变得更有根据,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