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篇
  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632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1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8篇
法律   613篇
中国共产党   389篇
中国政治   614篇
政治理论   186篇
综合类   2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发展迅速的环境法开始进行法典化的法律重组,以系统化环境法。作为有着悠久法典化传统的德国,在这场环境法运动中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并在1998年由一个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完成了《环境法典》的草案,但由于宪法中联邦和州在有关环境问题的权限冲突而导致这部法典草案被搁置下来。最近,德国政府重启环境法典项目,希望通过环境法典的制定来实现德国环境法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42.
德国民法对中国制定物权法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随着民事立法速度的加快,我国制定物权法已经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在制定中国物权法时,借鉴外国法尤其是德国民法这样举世闻名的法律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对我国制定物权法可以借鉴德国民法的几个方面谈一点看法。 一、采纳物权行为理论作为物权法立法的理论基础 所谓物权行为,指的是以物权的设立、移转、变更和废止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如所有权的移转、用益物权或担保物权的设立等行为就是物权行为,——更精确地说,其中包括着物权行为。所谓物权行为理论,就是将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移转和废止的行为和结果只当作物权行为的结果,使其不受其原因行为(一般为引起该行为的债的原因)的效力和结果影响的理论。该  相似文献   
43.
<正>对方的回答证实了我先前的想法:要告诉公众我们在做什么,让他们了解我们,同时,也要尽我们所能为当地居民做点有益的事情。1457年成立的弗莱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在它的历史上,不仅自然科学出过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涌现过马克斯·韦伯、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耶克等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因此当它迎来  相似文献   
44.
德国自19世纪下半叶实现了国家统一,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到20世纪初已建立了近代法的完整体系,成为大陆法系的典型国家。①德国法近代的发展及其现代化是建筑于中世纪法的基础之上的,受到中世纪法的强烈影响,②因此,研究中世纪德国法的法源,有助于理解形式意义上的近现代德国法及蕴藏于现代德国法律体系之中一脉相承的德国法律传统。 法源,即法律渊源,在法学上虽说有诸多含义,但本文所论仅限于法理学上通常所讲的形式意义上的法源,指的是根据法的效力来源的不同对法所作的一种基本分类,即法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  相似文献   
45.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来,德国历届政府和大多数民众对纳粹罪恶历史的谴责、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对新纳粹等极右翼势力的警惕,都受到国际舆论的肯定和好评。德国对历史问题的处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结合具体国情开展的,外部压力、政府政策和民众自我反省精神等因素互相影响,交织发挥作用,经历了一个对历史问题不断检讨和深化认识的过程。本文就德国处理历史问题的立场、政策、效果、特点以及前景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6.
蒋平 《当代党员》2007,(2):21-21
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还有可能迎来事业、爱情的辉煌吗? 她出生在德国.自小喜欢演员这个职业。20岁那年,天生丽质加上杰出的演技,她被当时的纳粹头目“钦点”成战争专用宣传工具。德国战败后,她也被判入狱4年。刑满释放后,她想重回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演艺圈.却没人敢启用她,甚至,没人敢娶她。  相似文献   
47.
德国历史学家埃卡特·克尔将社会和经济力量引入对第二帝国海军问题的研究,针对传统兰克史学所遵从的"对外政策优先"原则,提出"国内政治优先"的论断。克尔在德国国内政治和社会经济基础上,揭示海军扩张与帝国主义政策这两个问题与当时德国的社会经济状况、阶级结构、利益集团和政党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克尔的研究侧重社会史,强调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决定性作用,重视阶级分析方法的使用,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色彩。克尔的研究表明,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的书写在档案之外还应关注更广阔的经济、社会力量,兼顾国际关系与国内政治,综合社会、文化、经济和观念诸方面并展现它们相互影响和交织的立体图景。  相似文献   
48.
美学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富兴 《思想战线》2004,30(1):82-87
人类审美个性与其普遍性文化功能是德国古典美学两主题 ,其间存在的逻辑矛盾与历史张力以及其审美个性研究的不够深入 ,都深刻地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美学。以宗教为参照 ,可以深化审美个性研究 ,则审美是人类追求即时性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审美感性是物质感性、具体感性和即时感性 ,这些决定了审美乃人类精神生活起点、大众文化之典型代表。审美是最世俗的人类精神活动 ,美学则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 ,这当是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确当起点。在拓展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上 ,审美较科学、宗教、哲学均远为逊色。  相似文献   
49.
50.
德国PISA测试结果及其引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琦 《德国研究》2003,18(1):55-59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PISA测试项目 ,并在阐述德国以及各联邦州的PISA测试结果的基础上 ,分析了PISA在德国引发的反思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