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6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转型时期农民心理特征的变化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转型时期,农民的心理特征出现了一些变化:小农意识淡化,商品意识增强;保守意识淡化,开放意识增强;服从意识淡化,平等意识增强;集体意识淡化,自我意识增强;节俭意识淡化,消费意识增强;迷信意识淡化,科学意识增强;道德意识淡化,人情意识增强。面对这些变化,必须紧贴实际,采取一些相应的办法,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开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稳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2.
在警体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心理特征方面的研究。首先,要重视学生智力、兴趣、爱好;其次,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的全过程;第三,要增强直观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73.
论人格障碍与犯罪--马加爵案件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加爵故意杀人案件发生后,在全国上下引起极大的轰动和关注.这个案件所反映出来的犯罪手段的残忍、犯罪起因的琐碎以及犯罪后果的严重,使人们在唏嘘不已的同时,不禁思索:正当青春年华的马加爵为什么会以如此残忍的手段去杀害同样正处青春年华的他的同学?是一时冲动?是变态犯罪?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关心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去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对这些问题的正确回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宁和发展,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本文试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案件进行心理分析,就上述几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并期待有更多的人来研究这些问题,为防止类似犯罪案件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4.
贫困大学生心理个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阐述了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分析了贫困学生心理特征的成因,论述了贫困学生负面心态对其成才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克服贫困学生负面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5.
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既是网络暴力的积极参与者,也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受害人群.青年参与网络暴力,是由去个体化心理、相对剥夺感和逆反心理、自我辩解与正当化心理和成就动机心理等共同引起的.同时,参与网络暴力也对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发展健康的文化心理具有负面作用.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网络技术建设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消除网络暴力对青年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6.
李翠华 《山西青年》2022,(17):190-19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需要融入多种团体活动。艺术类大学生具有个性独特、自由洒脱、单纯直率、情绪波动大、合作精神欠缺等心理特征。艺术院校应根据这些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团体活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7.
以即时通信为媒介,利用社会工程学原理实施的诈骗案件逐渐成为QQ、微信等即时通信诈骗犯罪的主流,当前诈骗犯罪的增长速度明显超出了人们对于此类犯罪的认识程度。被害人自身存在社会经验少、自制力差、盲从等心理缺陷正是诈骗屡获成功的关键原因,被害预防应培养理性思维,坚持主见,不轻信、不盲从;网络交友需慎重,培养周全的办事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侵害目标。  相似文献   
178.
上一期,我们探讨了那些招人喜欢和惹人厌的心理特征。本期我们来学习一个新名词:认知失调。什么是“认知失调”什么是认知失调?乍一看,它像是一个专业术语,很高深的样子。但别着急,大家先跟着笔者,想象如下两组场景:场景一:吸烟有害健康。回答一:我不吸烟。回答二:我是传说中的烟民。回答三:我手机快没电了。  相似文献   
179.
王瑶  蒲长永 《学理论》2012,(18):231-233
学生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由于当代大学生个性差异化较大,因此,单一的、流于形式的激励方法,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期望值和效价,更达不到理想的激励效果。本文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入手,着重阐述了激励理论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0.
一、认知特征 违法青少年的认知特征,表现在他们所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