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845篇
中国共产党   264篇
中国政治   395篇
政治理论   223篇
综合类   6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对期待可能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同时说明了该理论在我国刑法中的应有之义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2.
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源头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在我国远没有得到控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在于没有消除职务犯罪的根源。加强对职务犯罪的源头控制,不仅有相当的必要性,而且有充分的可能性。从源头上控制职务犯罪,一是要树立源头控制的目标,其次要提出具体的源头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33.
社会中介组织对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经济运行效率及管理的科学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降低交易成本和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性措施,因而是调整国家与社会关系、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目前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面临种种问题,应当制定和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4.
关于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制度的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金芳  朱明棣 《前沿》2005,(6):88-90
司法改革是围绕着公正与效益来进行,量刑建议权制度是司法改革中出现的新举措。在我国如何建立量刑建议权制度,以及在实践中如何更好的发挥量刑建议权制度对于检察机关来说有着重要的地位。检察裁量权重点在于规范,但关于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在理论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从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时,所享有的权力范围上肯定量刑建议权制度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5.
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合理性及适用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是一种由侦查机关实施诱惑而诱使侦查对象犯罪并将其抓获的特殊手段,由于我国立法目前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其合法性问题一直颇受争议。本文探讨了在现阶段我国运用诱惑侦查手段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主张对“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应当坚决反对,对“提供机会型”诱惑侦查应当支持,并提出了适用诱惑侦查的五个原则,以便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制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36.
邓欣倩 《江淮法治》2013,(22):25-25
针对这一事件,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它侵犯了被检测者的健康权和隐私权,我们应通过民法制度加以保护。笔者认为,这场风波的原因,在于执法者违反了行政法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比例原则。它包含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三个子原则。  相似文献   
37.
谷佳杰 《证据科学》2013,(2):248-256
证明妨碍行为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大量存在,特别是控制有绝大多数证据材料的医疗机构一方如果实施证明妨碍行为,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极大损害。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已经出现了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证明妨碍制度。证明妨碍的法理基础不仅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和武器平等原则,同时应在立法中明确一方当事人的证明权或对方的诉讼协力义务。由于患者存在举证困难、证明责任转换制度不足和医患双方武器不平等,证明妨碍在医疗诉讼中的适用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证明妨碍的构成要件包括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至于法律效果,《侵权责任法》只规定了推定主张成立,还应当赋予法院进行证明度降低和证明责任转换的权力。  相似文献   
38.
龙渊 《法制与社会》2012,(11):92-93
作为一项与公民人身自由权密切相关的诉讼强制措施,逮捕条件的设置不仅关系到逮捕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而且关系到我国刑事司法中控制犯罪和保障公民权利能否平衡。明确逮捕的条件,强化检察院在审查逮捕中的裁判和监督作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逮捕率带来的逮捕案件质量的下降和司法资源的紧张,也使刑事强制措施发挥出一定的案件分流作用,为公诉程序、审判程序的纵深修改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9.
洪霞 《法制与社会》2013,(35):33-34
破产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破产法律制度起源于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在破产法律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破产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自然人破产制度为切入点。在阐述自然人破产的定义的基础上,对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的构建进行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40.
李剑 《法制与社会》2015,(1):285-286
修改后刑诉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了检察院对逮捕后羁押必要性进行持续审查的制度。该制度的落实有利于降低审前羁押率,促进公正司法。羁押必要性审查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一,客观上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有很大的降低空间;第二,有利于消除审前羁押三大误区;第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实践需要积极启动。羁押必要性应当符合刑罚标准和社会危害性标准。完善考核体系,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案件来受理,并纳入考核,检察机关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时应当听取律师意见,并履行告知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