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2,(9):60-60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人民的健康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医学奠基人、90岁的吴孟超老人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清闲无事,坐卧随心,虽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忧患缠身,烦忧奔忙,虽锦衣厚味,只觉万状苦愁。——摘自明代陈继儒的随笔集《小窗幽记》。  相似文献   
22.
杨琳 《时代风采》2010,(1):13-15
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激化劳资矛盾的一根导火索,长期积累的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是根源所在。我们需要抓住重新审视劳资格局,消除劳资矛盾隐患,调整劳工政策的机会。  相似文献   
23.
忌讳     
单红杰 《中州统战》2001,(11):36-36
我爱真实。真实是做人的本分。一撇一捺组成的人字,首先要靠真实支撑。从出生到死亡,从求学到工作,安身立命,成就事业,没有了真实,也就没有了灵魂。而没有了灵魂的人,就如同一具躯壳,做人会做得惴惴不安、提心吊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人,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在生活的舞台上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极尽虚伪欺骗之能事,不是太沉重、太悲哀了吗?所以我觉得人应该活得真实。有话就说、坦诚直率、敢于袒露心迹、勇于承认不足,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从容不迫,内心踏实,要比虚伪地活一辈子强上百…  相似文献   
24.
《人大论坛》2009,(2):5-6
回首2008,在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保民生、保电力、保交通”的抗灾救灾场面依然历历在目;回首2008,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排难而进积极疏导金融危机中大量返乡农民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相似文献   
25.
鲁烟 《现代领导》2001,(8):33-33
忧患”生于盛世,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清醒。江泽民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全党同志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不骄不躁,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发工作。”  相似文献   
26.
周军 《党史纵览》2002,(2):28-32
奔涌不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千千万万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流淌着多少传奇的故事。然而,她也有桀骜不驯的一面,她不甘于河道束缚的任意纵横,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据记载,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共决溢1590多次,改道26次,3年两决口,百年一改建。洪水北抵天津,南侵江淮,在冀、鲁、豫、皖、苏2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纵横泛溢。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下游广大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黄河也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岁月如流,沧桑叠错。中国历史翻过沉重的一页后,昨天的战乱、饥饿、兵器、狼烟便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然而,影响历史前进脚步的那些事件,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我与熊先煜先生认识已经数年,熊老生前是重庆市文史馆员、民革成员,年年列席市政协全会。但真正了解他,则是在一次政协全会期间。纯属偶然,我听说熊老是佟麟阁将军的三女婿,便冒昧敲门,与之攀谈。不料熊老话匣子一打开,让我听了个目瞪口呆!就是眼前这样一位慈眉善目的白发老翁,亲自指挥了1938年6月震惊中外的黄河花园口决堤:而在此之前4个月,依然是他指挥炸掉了黄河大铁桥。  相似文献   
27.
浅谈中国近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的忧忠意识源远流长,但近代文学较古代文学的忧患意识明显不同,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从"患君"到反对封建统治,表现出民主意识的觉醒.二是从反对异族到抗击外国侵略,表现出整个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可以说,中国近代文学正从封建的文学范畴,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范畴.  相似文献   
28.
徐静 《创造》2008,(3):17-19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一场半个世纪难逢的雪凝灾害,历时近一个月,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刚刚跨入2008关键之年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动力电缆大量被损,交通干线严重阻断,煤炭、电力、通信告急,车辆、旅客、物资滞留,城镇、村庄成了失去生命补给通道的一座座荒岛,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千亿计算。  相似文献   
29.
盛世与忧患     
盛世并不太平,忧患才能生存。21世纪是和平发展的世纪,也是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纪。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仍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展望未来,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0.
俞荣根先生的《风骨法苑几多人》一书,虽非严整的学术论文,然而却无处不给人智慧的启发和生活的感悟。俞先生作为国内法学界和儒学界的知名学者,在儒家法传统的研究领域中,不仅有真学问,更可贵的是在学问中所体现出的真性情。在西政求学期间,他继承并创新老师们的学术观点,传承并发扬着老一辈名师所坚持的"西政精神";在继续深造期间,他独立探求着儒家法传统的魅力,寻求着儒家法思想的渊源;在执教期间,他扎实科研,站稳讲台,时刻怀着忧患精神,不为功利风气动摇。俞先生不仅有一名法律人的人格与精神,更有一名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