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忧患     
史学家何炳棣晚年回忆小时候外祖母的言传身教。吃饭时,外祖母不止一次地教训他:“菜、肉能吃尽管吃,但总要把一块红肉留到碗底最后一口吃,  相似文献   
32.
商铁军 《人民公安》2006,(17):58-59
8月9日是新加坡独立日.即41周年的国庆。按照中国的说法:过40就进入不惑,也算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新加坡国庆36周年的时候,我恰好出差在新加坡,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刚过.那时庆祝仪式非常简单.贸工部的林先生陪我们一起过节.当晚只是在体育场里有一个集会,结束时的烟火.放的时间也很短.体现了新加坡政府的简朴和务实。  相似文献   
33.
党的几代领袖都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予以了极大的关注,有着强烈的历史的使命感和深深的忧患意识。目前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着新的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4.
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有记者问她:“杨澜,你很有心计啊,在中央电视台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去读书,后来又到凤凰卫视发展……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吗?”杨澜答:“我没有啊,我哪有心计啊?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是一名当红的主持人,大型的活动都有我去主持,可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到我身处的环境极其不安全。有一年春节晚会,共有6名主持,多遍彩排之后,  相似文献   
35.
我认识一位同志,在某局后勤部门工作,是个大家公认的热心肠,特别爱帮助人。可他也有一个烦人的缺点,就是爱发牢骚。为此,领导不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他还写过入党申请,可是发牢骚的毛病不改,一直没能走进党的大门。  相似文献   
36.
《党课》2007,(4):112-113
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积极的人在忧患中看到机会,消极的人则在机会中看到忧患。 3.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4.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逆境中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37.
尹天五 《前进》2014,(10):4-8
<正>省委书记王儒林同志在全省干部大会上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多元发展的要求。这一要求抓住了制约山西发展的关键和要害,揭示了山西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短板,明确了山西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指明了山西发展的方向和遵循。早在六年前,我在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实践》系列丛书的过程中,对山西资源型经济进行了系统思考,得出了一个基本结论,即资源型经济对山西的危害是全方位、系统性的,资源诅咒大大超越了经济和生态领域,波  相似文献   
38.
吴巨培 《求索》2013,(8):107-109
马克思的生态论思想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已见端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并化劳动的大量论述。透射出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和自然界异化的双重生态忧患。对此进行认真探讨和重新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刻反思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以便有效反思和调整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进一步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9.
心理需求与满足的矛盾是忧患意识产生的根源.本文以大跃进和"文革"的发动为案例,分析毛泽东晚年在不同时期需求与满足的矛盾变化,从心理学角度阐述其忧患意识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40.
杨圣琼  杨志城 《前沿》2014,(3):18-20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和精神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以来就有的一种自觉追求与执政情怀。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党和国家存在的忧患,尽心竭力地为党分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