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57篇
工人农民   59篇
世界政治   1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篇
法律   1103篇
中国共产党   2020篇
中国政治   2393篇
政治理论   814篇
综合类   145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787篇
  2013年   577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600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601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刘峰 《理论探讨》2006,(2):100-102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领导创新思维。领导创新思维不是领导者个人的创新思维,而是创造条件、创造环境以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思维。传统的领导创新是以领导者为中心的创新,和谐社会中的领导创新是以广大群众为中心的创新。界定领导创新思维的内涵,探讨领导创新思维的特征和途径,才能更进一步地把领导创新思维运用到领导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42.
一个只接受过小学正规教育的农民,一个认准目标就不回头的汉 子,一次偶遇激发出他发明的欲望,利用世界上最简陋的实验条件,开发 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当他用编织带装着自己的成果来到检 测部门,迎接他的却是怀疑的目光……  相似文献   
43.
创新是实践过程与思维过程的统一, 创新思维对创新实践及整个社会进步具有巨大 作用。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 是创新思维之功能潜在。创新思维始于“思” , 贵在“新” , 重 在“批判” 。创新思维的外化既凝结于自然, 也凝结于社会, 还凝结于人类思维本身。  相似文献   
44.
当代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第一次为自身的现实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即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与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虚拟世界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等。虚拟世界在引起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变化的同时,也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其中包括承认并接受客观实在的多样性,以及具体的客观实在形式与主体实践活动的相关性;必须从整体上思考问题;自觉地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要创造性地进行思考等。  相似文献   
45.
社会学在建构和谐社会的政治使命下站在了时代的潮头浪尖,彻底摆脱了曾一度被取消的历史阴影。此刻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学能够贡献什么?而我的回答是,社会学能够贡献的是独特的思考方式或想象力。  相似文献   
4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是许多教育者关心的问题,对此应采取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47.
《中国监察》2010,(1):45-45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撰文指出,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即分析问题和思考办法要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首先要从“均贫富”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重视公平是对的,但我们不能牺牲效率去追求公平。其次,要从“公要多一些,私要少一些”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经济的成分多一些,社会就会公平一些;而民营经济的成分多一些,  相似文献   
48.
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又一重大步骤,政治文明问题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也成为学界关心的热点话题。近几年来,学者们在政治文明的含义界定、特点、内容,重要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探讨,取得了很多颇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但所有这些探讨往往多局限于政治学等具体科学范围内的近距离的剖析。事实上,政治文明建设是需要更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复杂问题,其中,哲学的角度无论在层次上,还是在视野上,都更高、更广,因而分析也更深刻,理应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和先头兵。本文试从哲学思维方式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角度分析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方案。  相似文献   
49.
法官对证据的认定主要是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来解决的。从理论上说,法律本身是人们理性思维的产物.理性思维无法脱离逻辑思维而存在。并且证据之所以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是由于证据与要证事实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只要厘清这种逻辑关系的性质,就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规则,从已有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从证据认定达到法律事实的呈现。虽然证据认定的方式存在逻辑推理与经验判断的不同,但必须承认,法官在运用证据证明要证事实时.也不得不受逻辑规律的制约。实践中,假言推理是运用最多的一种逻辑推理形式。法官在证据认定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的都会运用到假言推理这一逻辑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50.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和关键。研究和进行创新,应着力认清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探索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把握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以更好地指导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