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薛楠 《新青年》2013,(6):33
永远不让爱情在冷战中纠结,永远不放弃对方,就这样一直幸福的走下去。分房生活赵芮的性情总是反复无常,变化多端。有时候她看见白世明就像几天没吃饭的猫看到了老鼠,恨不得马上就把他扑倒。而有时候又冷若冰霜,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连话都懒得和白世明说。  相似文献   
72.
探春 跟“二木头”迎春相比,住大观园秋爽斋的三小姐探春不仅人才出众,“俊眼秀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而且性情爽利,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在花柳繁华的大观园,探春是一枝“玫瑰花”——“又红又香只是有刺扎手”。  相似文献   
73.
黄杨树 《法制博览》2008,(21):35-35
中国历史上不乏智慧极具生趣的性情中人,这性情中人中,我尤喜战国的齐宣王,得了他几个性情小段子,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经我略加演绎之后辑录在一起。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去,看古人将生命的率真与性情发挥得如何神采飞扬,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4.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慈善排行榜里的上榜慈善企业家有174位,合计捐赠19.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在教育、医疗、帮助残疾人等各个方面。其中,上榜名单中很多企业家都是资产过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家,在这些名单里,有一位企业家的相关信息很模糊,没有年龄、学历和他企业的任何介绍,只写着——企业家匡俊英捐赠200万的字样。这个人是谁?他和他的企业为什么要把做慈善当成一项年年要坚持做的事业?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会募捐管理中心的娄主任提起这位企业家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个有爱心、长期帮助残疾人的慈善企业家。  相似文献   
75.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潜力,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和环境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向前发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76.
侯文强 《党史博采》2006,(12):22-25
一个蒙古族少年希望自己像大山一样坚强,便将原名王文善改掉,从此,共和国名将中便多了一个名字——王近山。久在徐向前元帅帐下,深得徐帅之勇的他,以近乎疯狂的勇敢让敌人闻风丧胆,更被战友称为“王疯子”;刘伯承一次意味深长的点评,让顿悟后的他又有了新外号——吴下阿蒙,他一个星期就攻取了当年蒙古铁军花费5年才攻取下的襄阳;学得邓小平之断的他,在艰苦的秘赴延安途中,果断打击敌人,直接致使日军“扫荡”草草收场,冈村宁茨“新战法”流产;战争成就了他,一次难以分清正确与否的爱情却让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为爱绝交、为爱罢官,凄凉半生的他,或许真的只应为战争而存在。  相似文献   
77.
船山诗学的内在矛盾的哲学根源主要源自他的性情论思想。一方面,受命于天的"人性"是隐藏不见的,"性"隐"情"(欲)现,"性"的显现必须通过"情"(欲);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人心"在与外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先天之性"才发见为"后天之性",产生了"情感"倾向。由此,船山在批判朱熹性情论的基础上,厘清了四端是性,七情是情,从而明确地认定"情"是不善产生的根源。基于这种性情论,船山在其诗学批评中,对诗歌本质是抒情还是载道问题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78.
春秋之际的礼学"内在化运动",其目的是给外在的礼寻找内在于人心的根据,同时期的《孔子诗论》呈现出礼的内在化特色,侧重内心感受。其特征有:一,其价值基准是"和",追求和谐的美感和人事的协调。二,性情色彩鲜明,情与礼平等,情是礼的内在根据,这不同于传世文献的儒家诗教的礼重于情的倾向。三,论诗方法以审美为宗旨,着眼于诗意的感受,不同于传统儒家诗教实用主义的教化目的。  相似文献   
79.
中国诗论中“吟咏情性”与“吟咏性情”有着巨大的不同,标志着两种诗学理路。“吟咏情性”的主要内涵是“情”,是由“感物”而来的“感”情,与“性”的关系不大;而“吟咏性情”的主要内涵则是“性”,由“性”而来的“情”。早期理论以“情性论”为主,宋明以来则主要是“性情论”。“情性论”的“情”个体感性维度明显,“性情论”的“情”则理性色彩突出,从“情性”到“性情”的重心转移显示了中国诗论理性化的价值取向。要用“情性”与“性情”的双重视野来看待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情”才较为全面。在这种双重视野下来审视中国的“抒情传统”,则会有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80.
在对几个基层检察院的调查中发现,实践中存在基于某方面公诉政策的公诉裁量,但检察官在适用公诉政策时有不同的行动机制。这一行动机制在表面上与检察院推行的业务考评机制有关,但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实践中一些公诉政策的不明确性与非统一性,甚至非正当性。检察官在公诉政策不明确与非统一的情况下,绝对地排除其适用并不符合现代公诉制度发展的趋势,而且还会引发其他一些问题。基于此,有必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明确与统一的公诉政策。这除了可以实现通过公诉政策调控公诉制度运作的目的之外,更为现实的意义还在于可以阻隔种种非正当性因素对公诉制度的渗透以及增强公诉制度运作的透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