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46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贵州省检察机关将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创造良好法治环境。贵州省检察机关将主要在"五个更加"上做文章。一是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更加主动地服务经济发展;二是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更加坚决地查办和预防职  相似文献   
92.
随着生态资源价值的日益凸显,我国涉生态资源案件的数量与类型不断增多,传统刑事司法模式下单一的刑罚手段已无法有效解决环境犯罪行为中人与环境的关系。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将以恢复、预防为主的恢复性司法引入环境犯罪案件逐渐受到司法界关注,古田县法院"补种复绿"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其中的典型尝试。"补种复绿"在古田县近年的环境犯罪预防及恢复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法源依据不明确、适用对象具有局限性、事后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结合国内其他地区的试点情况,将生态补偿机制纳入环境刑事司法模式,同时配合实施过程的保险机制与监督机制,是实现生态环境之有效保护的可行之径。  相似文献   
93.
恢复性司法模式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新的刑事处理方式,其目的在于改变依据刑事诉讼处理犯罪的单一模式,改变强烈的报应思想,使受损的社会关系得到修整、恢复,并促进犯罪人回归社会,恢复一种正常的生活秩序。我国不应照搬西方的恢复性司法模式,但应借鉴其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94.
恢复性司法是司法哲学的变革,其关注的重点不是加害人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应该受到惩罚,而是对人及其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及如何修复这些伤害。通过介绍和讨论国外恢复性司法的起源和发展、主要操作模式及其效果评估等,在探索恢复性司法在中国的文化基础及实践传统基础上,笔者系统总结和提炼了中国为什么要引进现代式的恢复性司法的原因,同时通过讨论中外恢复性司法的异同及国内恢复性司法进一步发展的若干问题,并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更加清晰的解读。  相似文献   
95.
恢复性司法并不是一种“司法”,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种司法实践范式,视之为一种解决刑事争端的理念比较妥当。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法律程序所认可的恢复模式尚为少数。恢复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诉讼程序的利弊,以及如何保障这种恢复性程序的公平性与正当性,则是任何一国思考恢复性司法诉讼程序化所绕不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张永昌 《法制与社会》2011,(25):283+285-283,285
从本质上看,我国传统刑事司法是报应性司法模式,是以犯罪人为中心的,漠视了被害人的权利救济,不利于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而恢复性司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对被害人的尊重和保护。应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导,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97.
赵桂芬 《政法学刊》2011,28(4):76-82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后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为考察司法人员与公众对待确定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制度态度,对法官、公众等不同群体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法官和公众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诸项改革基本认可。该制度的合理性表现在可减少刑事污点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有利于恢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有积极的矫正作用;其局限性体现在难以满足同罪同罚的刑法原则,难以避免替代性的承担责任的现象等。避免局限性的关键在于要解决恢复性司法与正式司法程序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8.
陆诗忠 《北方法学》2011,5(6):111-118
就被害人、犯罪人利益保护而言,无论是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还是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抑或是刑事和解制度、非刑罚处罚方法,它们都远不如恢复性司法那么周详;就提高诉讼效率而言,刑事简易程序功不可没,但已无拓展的空间,亟须恢复性司法的加盟。  相似文献   
99.
恢复性司法以其特有的冲突解决方式实现了传统刑事司法很难实现的社会效果,得到联合国的肯定与推广,也十分契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但由于采取非诉讼和非刑罚的方式,加害人与受害人在冲突的解决中居于主导地位,颠覆了传统司法的国家主导及刑罚为主的模式,尽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其公平与正义性却遭到质疑,成为在我国确立推行的障碍。辨析体现公平正义的传统刑事司法基本原则,恢复性司法的正义价值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00.
刑事和解,是指以协商合作形式恢复原有秩序的刑事纠纷解决方式,某些进入诉讼程序的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和加害人以赔偿、道歉等形式达成谅解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对其从轻处罚的案件处理方式。刑事和解制度的产生源自对传统刑事司法模式的反思。根据传统的刑事司法理念,犯罪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犯罪侵犯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