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4篇
法律   385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郝洪 《政府法制》2009,(3X):7-7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公民个人信息遭到非法收集、恶意使用、篡改乃至非法买卖等问题日益突出,以至扰乱公民个人生活安宁进而危及其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82.
近日,湖北省孝昌县人民法院针对部分被执行人流动性大、恶意躲避义务、财产难以查寻等牦点,建立了“执行110”。快速反应机制。该院开通“执行110”专线电话,24小时值班,同时将办公电话、  相似文献   
83.
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应对恶意侵权诉讼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与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扩大,涉及到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问题越来越多。我国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时常遭遇知识产权摩擦及诉讼。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外国大公司利用本国法律的漏洞,恶意起诉本不侵权的中国企业,企图利用漫长的司法程序和高额诉讼  相似文献   
84.
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带来了竞争。市场主体的经营者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取得市场效益。采取了各种手段希望在市场中取胜。应当说.正常的、有效的竞争手段值得提倡和鼓励,但非正常的,甚至是恶意的,不正当的竞争则应该禁止。因为市场需要有序、公平的竞争:遗憾的是,最近几年的市场竞争中,人们盼望已久的有序、公平、高效的竞争似乎没有完全建立起,但不正当竞争却充斥了整个市场。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对合同诈骗罪和串通投标罪的法律特征及理论与实践中如何界定二者做了深入的研讨,其旨为刑事司法界处理此类案件时做到客观、公正,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6.
崔鹤同 《廉政瞭望》2004,(11):53-53
一个夜晚,在美国东海岸的一座城市里,有位韩国学生走出公寓去寄一封信。路上,他被11个不良少年围起来,拳打脚踢狠揍了一顿。不幸的是,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他就断气了,两天之内,这11个人都被逮捕。社会大众和新闻界都呼呈对其严加惩处。  相似文献   
87.
刘相  周惠敏 《发展论坛》2002,(11):22-29
江泽民同志2000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朱基同志在2002年3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切中时弊,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长远的指导性。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脚步声,信用问题(包括…  相似文献   
88.
虚假诉讼问题涉及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再审制度等复杂问题。现有研究没有脱离微观的具体概念、制度规定,较少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进行探究。本文试图引入新的研究思路,从虚假诉讼受害人救济方式出发,用时间标准进行梳理,区分“法院是否赋予第三人参与诉讼机会”和“第三人是否实际参加诉讼”来进行类型化研究,探究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对于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缺陷,寻求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89.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故意或过失地将传染病病毒传染给他人的行为,首先是一种侵犯被传染者健康权的侵权行为,对此种行为的民事责任缺乏规定,不仅使受害者所受损害得不到救济,而且也不利于《传染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 保障人体健康”的立法目的的实现。本文就传染病恶意传播者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0.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6,(12):57-57,58
卫生部 首次献血带近期照片;商务部 冒用“绿标”罚3万;信息产业部 恶意抢注互联网域名将被叫停;劳动保障部 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5%以内;国土部 将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