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65篇
中国政治   2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埔》2022,(1)
1926年8月19日,黄埔军校第4期学生毕业时,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员恽代英在《黄埔日刊》上发表了《本期同学录序》,第一次提出黄埔精神。此后,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感召激励了一批批、一代代黄埔人舍生取义投入东征北伐,慷慨赴死抵抗日寇入侵,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以及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62.
“五卅”运动虽已过去近86载,但她留给后人的财富是宝贵的,其中涌现出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儿女.恽代英不仅是“五卅”运动的组织者和决策者,也是“五卅”运动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同时还是“五卅”运动的理论家和评论家,他把青春、智慧和生命都献给了伟大的祖国和全中国人民的幸福未来.他是中国青年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63.
恽代英和毛泽东的早期伦理思想在道德作用论、道德标准论和道德修养论三个层面尽管存在某些差异,但有着更多的相通或类似之处。这种相通或类似不是简单契合,而是恰恰说明了由于他们早年生活在完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受到了大致相同的文化熏陶,有着共同的思想来源,因而他们的早期伦理思想有着基本的一致。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抛弃了一些带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从而建立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并指导着他们后来一生的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64.
马德茂 《党的文献》2007,1(6):71-74
恽代英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早期对经济理论的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恽代英改造社会的观点,在经济方面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相通.中共二大后,恽代英对中国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作了多方面的阐述.四大前后,恽代英又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进一步进行了分析.恽代英关于国民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三种经济成分的设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建设理论的重要探索成果.  相似文献   
65.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理论家,也作为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之一,恽代英以自己的行动体现爱国的情怀;以自己的言论来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感;不断探索实现救国的途径;追逐时代的步伐,使爱国主义意识不断升华,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66.
从1995年中国共产党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诞辰100周年到2005年他诞辰110周年的10年间,中共党史界宣传和研究恽代英的新成果迭出,首先,宣传恽代英有新的发展,其次,研究恽代英生平和思想的论文有70余篇,不仅包括新史料的被挖掘,而且对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编辑、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贡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等人对社会主义的选择,大多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恽代英对当时盛行的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等四种主流思潮的认识、分析、鉴别、抉择,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选取社会主义过程的一个缩影。该选择是仔细、理性、审慎、科学、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68.
王学亮 《党史天地》2009,(10):43-48
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在中外反动派的镇压下失败。恽代英被迫转移至香港,从事艰苦的白区斗争。他组织有关人员寻找接待广州起义后疏散在港的同志,将他们安全转移到上海或其他地方,保存下这批革命骨干。同时,他继续负责编辑广东省委的《红旗》杂志。  相似文献   
69.
恽代英在五四之前他即对欧洲近代哲学史中的四种"物质"观进行过综述与剖析,明确提出了"物质必为实在"的哲学观点.恽代英的"物质实在"论,以及他经过反复辩难建立起的"以太"——物质一元论等,是当时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重大成果,有其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0.
<正>(接上期)六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在中外反动派的镇压下失败。恽代英被迫转移至香港,从事艰苦的白区斗争工作。他组织有关人员寻找,接待广州起义后疏散在港的同志,将他们安全转移到上海或其他地方,保存下这批革命骨干。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