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68篇
工人农民   155篇
世界政治   3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0篇
法律   1533篇
中国共产党   2185篇
中国政治   3446篇
政治理论   1226篇
综合类   239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803篇
  2012年   924篇
  2011年   1047篇
  2010年   965篇
  2009年   1050篇
  2008年   1011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697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刘国旌  谭捷 《政法学刊》2003,20(5):91-93
公安院校个别新生长期不能适应公安院校军事化管理下的学习生活,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因而失去学习动力和兴趣。因此,加强对公安院校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教育和调适辅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尽快适应公安院校军事化管理下的学习生活,应成为公安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2.
狱内罪犯弱势群体是一个易发案件的群体。其心理特征是安全感缺乏,缺乏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和信心,悲观、失望、消极、颓度、紧张、焦虑、多疑、孤僻,普遍存在迷信思想和宿命意识,自暴自弃,情感脆弱,承受能力差,在强烈刺激下易发生意外。在新形势下,要确保狱内良好的改造秩序,维护正常的监管安全形势,对弱势群体进行科学的管理,必须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人格、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干预,以此化解危机,促使罪犯安心改造。  相似文献   
93.
94.
陈辽 《唯实》2003,(8):183-186
2002年3月5日,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把"弱势群体"正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在社会主义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5.
96.
历代不少著名医家著书立论或临证施治,大都涉及七情。认为“于病之最深者,莫如七情。”本文着重就七情致病的广泛性及证治特点作一初探,不妥之处祈望同道指正。 一、七情所伤是引起内伤杂病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97.
本文客观地调查与分析了心理测验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中的作用与局限,提出了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正确地评价心理测验的价值、正确地使用心理测验结果、提高党政领导人才选拔的有效性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受性别角色的影响,在心理上表现出高焦虑性、低成就期望和强烈的自我意识等误区。因此,对高职高专院校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必须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和其自身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相似文献   
99.
相信你和我一样,都不是那种刻意想讨上司喜欢的人。但你也一定和我一样,并不想和上司把关系搞僵。无能的人才像哈巴狗一样缠在上司的脚边,可有能力的你如果被上司讨厌,你的心情就会像被缚住的章鱼一样憋闷。尽管不讨上司喜欢并不是灾难,但与上司关系不和谐总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如果这种比较难堪的关系让你逐渐丧失对工作的热情,这又是你和你的上司都不愿意看到的。改变这一切的主动权在你的手里,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揭开上司的心思。  相似文献   
100.
员工的“心理收入”你给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如何激励员工成了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薪酬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激励工具,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计企业内部的薪酬体系时,往往只注重员工的经济收入等物质报酬,而忽视了员工的心理报酬,最后导致企业虽然给了员工很高的工资待遇,但员工忠诚度、满意度仍然不高,严重的甚至跳槽。什么是员工的心理收入呢?从广义的角度讲,薪酬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内容构成的(?)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