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9篇
  免费   7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6篇
世界政治   1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229篇
中国共产党   96篇
中国政治   391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55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20 0 1年 3月 1 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结束了我国长期存在的理解不一致 ,适用法律不统一 ,各个法院各自为政的现象 ,首次较全面而系统地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作出明文规定 ,全面加强了对精神损害的司法保护 ,本文通过回顾国外及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规定及司法实务的演进 ,阐述这一制度以得确立的理论基础 ,并对精神损害及其赔偿的界定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842.
二、主要国家 (地区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考察各国历史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建立之初 ,其适用范围 (主体范围与客体范围 )并不如当今各国立法及实践这般广泛与完善。以客体范围为例。最初 ,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仅限于生命、身体、自由等具体人格权 ,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并不十分明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人权意识的提高 ,当今各国与地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已从有限的一些具体人格权扩展至一般人格权 ,从人身权扩展至财产权。一般地 ,凡是造成受害人精神痛苦 ,使其精神利益受损的不法行为 ,受害人均可以精神损害为诉…  相似文献   
843.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有关精神损害的赔偿引起的争议较大,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功能、主体、客体以及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44.
从东芝笔记本风波到三菱帕杰罗V31、V33越野车事件,日本两大名牌企业对此问题进行了含糊其词的表态.我们要依法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况且我国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和合同法中相关法律条文都对我国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45.
1.2011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9次会议通过2.2011年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3.法释〔2011〕14号4.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846.
精神伤害罪确立与惩治不法邪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邪教存在的危害性 ,讨论精神伤害刑事行为及精神损害赔偿 ,建议确立“精神伤害罪”新罪名 ,这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法学的一项新课题。作者从它的历史沿革入手 ,阐释了刑事上精神损害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法律范畴 ;补充说明了精神伤害罪的构成原理和处理精神伤害赔偿的法律技术 ;辩正了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和附带精神损害赔偿的不同特点。针对我国刑事立法的缺陷 ,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例 ,提出了惩治精神伤害刑事行为和民事赔偿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847.
为加强中日韩环境法学的交流,集中力量研究环境纠纷处理机制问题,2005年11月26日至27日,来自中国、日本、韩国50多所高校、研究团体、政府机构、法院、律师事务所和其他实务部门的120多名代表齐聚上海,在华东政法学院召开了“第三届环境纠纷处理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就环境损害赔偿、环境纠纷案例分析、环境纠纷立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地学术交流和讨论。现就研讨会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环境纠纷处理基本理论问题(一)中国环境纠纷处理中的制度障碍华东政法学院张梓太教授为大会做了《中国环境纠纷处理中的制度障碍分析》的主题报…  相似文献   
848.
当犯罪行为与民事侵权行为竞合时,法国法规定的刑事受害人损害赔偿救济制度,赋予受害人选择刑事途径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这种制度模式允许受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民事赔偿的请求,由刑事审判组织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对受害人所造成的损害赔偿问题。它将民事诉讼放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出,为诉讼提供了便利,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此外,法国还允许受害人通过民事索赔之诉发动公诉,以充分保护被损害的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49.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对于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和起诉条件均以法条的形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提起公益诉讼,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有明确的被告;(二)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三)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起诉主体上法律限定为: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从而排除了个人和检察机关作为主体提起诉讼的资格.本文拟就起诉主体以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界分和环境污染诉讼中损害赔偿的侧重点是人还是环境这三方面内容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850.
公益诉讼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被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并在本世纪初成为我国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重点话题,讨论范围涉及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环境公益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劳动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等诸多领域。在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过程中,立法者也顺应这一趋势,在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了有关机关和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随后,新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也分别授予消费者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