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郁达夫的“感伤的行旅” ,何其芳的“独语”,梁实秋的“雅舍散文”是中国 2 0世纪抒情散文发展道路上的三座里程碑。感伤的泛滥之后抒情日见沉静 ,赖以撼动人心的已不再是纵情而是人格、意境与拙朴的力量。从 2 0世纪初到世纪末 ,抒情散文画出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 :由感伤而趋向睿智。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最易受侵害,而且总是受到侵害的弱势群体,即使在劳动关系最规范的大型国有企业中, 也同样如此。这一事实引起人们对农民工状况的关注,引出许多饱含道德感情色彩的感伤主义评估,更为激进的则进行煽动、鼓吹革命。对农民工状况的评估,不仅仅是对这一群体的评估,而且是对中国进入市场经济这一社会转型巨变的评估。同时,如何评估也决定了如何解决,提出什么对策,采取那种价值取向的对策。所以,对农民工的评估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往往是和“颓废派”、“悲情主义”忧郁、感伤者,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是对近几年对郁达夫小说感情基调研究做的一个文献综述,意在对郁达夫小说研究有一个总体概观,从而发现郁达夫小说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以忧郁、感伤、颓废、悲情这几个关键字为主线,把研究郁达夫小说的资料串起来,从而形成这篇综述。  相似文献   
14.
凄美如她     
我一直都偏爱于女作家。我时常走失在女作家细腻温婉的文字中,因着无数的感伤潸然泪下。中国的文坛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位女作家,她们隔着二十三年的时差,流落在滚滚红尘中的却是相似得惊人的悲愁,一个行走在繁华喧嚣,霓虹闪烁的大上海,一个穿梭在无边大漠,苍茫落日的撒哈拉。她们凄美的身影在灵动的文字中舞蹈,跨域年龄的差别,抵达灵魂最完美的契合。她们,一个是张爱玲,一个是三毛。  相似文献   
15.
程本兴 《世纪行》2008,(6):33-35
宋玉师承屈原,不拘一格,有效地拓展了文学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他开创了赋体文学、奠定了感伤文学、成就了艳情文学、首启了梦幻文学、独树了女性文学、新制了山水文学、研发了游戏文学并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堪为我国古代卓越的文学创新大师。研究并总结宋玉在文学上的创新精神、丰硕成果和深广影响.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再接再厉,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杨标 《法制与经济》2002,(12):53-55
一位大义老人为了让被儿子抛弃后的哑巴媳妇与可怜的孙儿能够生存,历尽艰外打工12载!12年来,他境遇坎坷,颠沛流离!12年的亲情扶助,12年的人间悲12年后老人回到家,儿子新亡的现实又把他抛入痛苦的深渊。为了替哑媳与孙儿争子死亡赔偿金的份额,他又与新来的儿媳对簿公堂——。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该恢复?这个百孔千疮的情感伤痕又如何弥合?一场官司的终结,也是重建亲情的开  相似文献   
17.
看细柳低垂,听夏蝉吟唱,惊秋风乍起,任飞雪漫天,四季变换,姿态万千,或令人心潮涌动,或使人感伤徘徊。当真正静下心来的时候,阅读便不再是一种负担。如果阅读不再成为负担,那么阅读便是一件幸福的事。静下心来,阅读显得从容,可以透过文本去感知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体悟作者丰富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9)
词也被称之为乐章、曲子词,其长短句的外在形式和倚声填词的创作习惯与现代流行音乐有着较多相似。二者在感伤基调的表现上,无论形成原因、具体内容还是表现手法都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体现出文学发展的传承与拓展。  相似文献   
19.
死亡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最爱表现的一个主题,我国魏晋时的诗文尤其如此,挽歌诗是典型的探讨死亡的诗歌体裁.魏晋文人挽歌诗是在理性的觉醒和动荡的历史土壤中酿就,文人通过挽歌诗表达了浓烈的感伤情绪和对死亡主题的终极关怀,并且不同时期所关怀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苏曼殊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任性而率真、多情善感、"出世"与"入世"的性格气质直接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这使得他的多部小说呈现出自叙传性质,在以爱情为题材,注重女性形象的塑造,多以悲剧结尾,有浓重的感伤色彩和浓郁的佛家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