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189篇
中国政治   278篇
政治理论   121篇
综合类   1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重大转型期,因社会结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然而,公众作为社会矛盾的直接感受者和接触者,其参与社会矛盾治理的意愿并不强烈.本文以重庆市11个区县社会矛盾治理为例,依托实地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政治...  相似文献   
42.
三位现代西方哲学家、现象学家——舍勒、梅洛-庞蒂与施密茨,结合对羞感的探究,对“身体”进行了深入思考,从多方位展示了身体的丰富质态,挖掘了身体之羞的伦理意涵。舍勒由羞感确证了人是身体之在。人作为身体之在,意味着身体不仅仅是归属于人的一个事实,更是人生在世的一种方式。梅洛-庞蒂将身体场域化了,身体的存在就是身体场的存在,如果没有身体场的构造,没有模棱两可的两极振荡,就不会有羞感发生。施密茨认为羞感是一种关于身体震颤的源初生活经验,是人“当下”的处身情态,羞感可以在身体的震颤状态、在身体情境中被把握到。三位哲学家关于身体与羞感关系的思考,开辟了一条从情感理解身体的道路,也进一步敞开了身体伦理学的论域。  相似文献   
43.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开始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迈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治理新时代。本文围绕充分性和均衡性重新审视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新问题,并围绕"政府调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主线,从理论上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框架及需要突破的难点。研究指出:(1)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指向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大化的目标嬗变是前提,追求获得感提升带来行政效能的制度保障是关键,理清"投入-产出-感知"链条并形成内外联动的3E绩效体系是重点;(2)技术上需要突破两点:一是以"基本"范畴和"均等"程度为起点,分别构建满足充分性和均衡性的绩效指标体系,二是获得反映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基本公共服务大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44.
伴随着组织扁平化和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到来,工作轮换成为频繁现象,为在劳动力市场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关注和促进组织内的职业成长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本研究以职场友谊为切入点,探索职场友谊对员工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同时探究了工作旺盛感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职场友谊对员工职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场友谊对工作旺盛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对职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在职场友谊和职业成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同时进一步探讨了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相似文献   
45.
王小岩 《新东方》2009,(3):59-61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马尔库塞被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学生运动的先知”“青年造反者的明星和精神之父”“新左派之父”,是“新左翼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他出生于德国,后移居美国。他早年曾师从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后又师从多人并注重吸收先哲们的优秀思想成果。无论始终,他总是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人和人的历史、人的本质和人的最高价值问题。马尔库塞生活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勇于直面发达工业社会的异化现实——  相似文献   
46.
王伟华 《行政论坛》2009,16(3):40-43
基于对天津市339名公务员的调查的结果显示,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为中度.婚姻状况、年龄、学历、职务、单位类别是与倦怠感呈显著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公务员管理及制度等倦怠源对倦怠感具有预测性:倦怠感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下降三个维度也对倦怠后果具有预测性.  相似文献   
47.
政治效能感、政府信任对公民政治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政府网站的普及应用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了新的契机,但迄今仍缺乏关于政治效能、政府信任对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以重庆、武汉与天津三个城市(区)的普通公众为调研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政治效能、政府信任对公民在线参与行为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信任、内在效能感、回应性能够直接促进政府网站公民参与行为,其中回应性的作用最为重要.政府信任在内在效能感、外在效能感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中呈现出部分中介作用,而对认知度与参与行为的影响关系则具有完全的中介作用.此外,外在效能感、认知度、回应性能够显著增强公民的内在效能感.内在效能感在外在效能感对参与行为的积极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48.
政治效能感从其内涵与外延上可各分为输入、输出两取向上的效能感以及制度、非制度两层面上的效能感。研究发现,高校学生输入和输出取向上的政治效能感总体偏低,并且制度层面上的政治效能感远低于非制度层面。被动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对政治价值的低估量是导致高校学生政治效能感较低的原因,而对政府的评价对其影响不大。为此,需从政府、学校以及高校学生三个角度探索提高高校学生政治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焦妍  张钊 《学理论》2012,(9):152-153
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学习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学习迁移能力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课程教学中应用迁移规律指导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而且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具体的教学入手,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0.
申海 《新民周刊》2012,(18):96-96
有个笑话是这样的。书生碰到强盗的追杀,躲进一间屋子,强盗破门而入,他没有办法,只好跳窗而逃,强盗则紧随其后。慌乱中,书生蹿进茅房,强盗却紧追不放,直奔茅厕而来。书生只好连声咳嗽,并低声说道:"有人。"没错,厕所是私密的所在,但封闭狭窄的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