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9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一夜之间导致苏共亡党和苏联国家解体的苏联剧变被人誉为"现代世界真正的斯芬克斯之谜",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是造成苏联剧变的重要直接诱因。从制度变革角度来看,戈尔巴乔夫改革启示我们,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信念,坚持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立足基本国情实际,规避制度模仿的陷阱;进行必要科学的总体设计,规避制度之间的关系混乱;依靠法治力量来推进改革,规避制度成果的夭折;重视改革中新旧制度衔接,规避制度进步的畸变。  相似文献   
112.
俄罗斯现行政治体制,是在彻底否定原苏联传统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改革浪潮中,以及在1992-1993年俄罗斯总统与议会激烈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现在,俄罗斯“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存在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需要在今后加以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3.
2000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保加利亚科学院副研究员米哈伊尔·基列夫作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的发言。他认为,苏联解体的“第一个主要的和基本的原因”,是1956年以后形成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在具体分析这一路线的各种消极后果以后,基列夫指出,正是这一路线成了后来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前提。在分析戈尔巴乔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背叛时,基列夫引用了戈尔巴乔夫199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一次讲话中的一些话,并当众出示了一份复印件——登栽在一家名叫《对话》(DIALOG)的捷克报刊1999年第146期上的一篇报道。会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陈之骅向基列夫索要了这份材料,并请外交学院周尊南教授全文译出。现予刊布,供读者参考。从中可看出“隐匿真实目标的改革”,其真实目标究竟是什么,从而提高我们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4.
点题     
《党建文汇》2006,(7):1-1
中组部就四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答记者问;领导干部考试全国通用题库建成;高考加分成腐败新温床;戈尔巴乔夫就改革吐肺腑之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在京举行;85年从50多到7080万;列车飞驰雪域高原;一个明星法官的“跑官”末路;毁林建房殃及宝塔山.  相似文献   
115.
1989年是东欧国家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从2月波兰启动圆桌会议到6月半自由选举中团结工会大获全胜,从5月匈牙利拆除匈奥边界铁丝网到9月开放边界,从10月2日戈尔巴乔夫呼吁东德进行改革到11月柏林墙倒塌,从11月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到12月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的“血腥圣诞”……这些轰轰烈烈的事件不仅重塑了中东欧国家的历史,而且推动了冷战结束和欧洲统一。从此,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东欧正式寿终正寝,东欧获得了“中东欧”的新身份。  相似文献   
116.
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和近因,也就是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总书记以后那一段时间出了大问题,"问题出在苏联共产党党内"。戈尔巴乔夫通过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行一系列错误的路线和政策,不但没有解决苏联历史遗留的矛盾和问题,反而使苏联出  相似文献   
117.
苏东剧变已经过去20年了,但是对苏联解体的研究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苏联这个泱泱大国解体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经济没有搞好说、斯大林模式僵化说、民族矛盾决定说、军备竞赛拖垮说、戈氏叛徒葬送说、外部因素说等。科学地分析苏联模式以及苏联演变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评价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和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何在?怎样正确评价苏联时期的历史人物?苏联解体后的自身状况和世界格局如何?本刊特邀国内苏东问题专家,剖析苏联模式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能够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国面临的执政形势,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8.
述弢 《同舟共进》2013,(6):64-67
俄罗斯领导人普京曾说过:他不记得战后苏俄领导人中,还有谁像他和梅德韦杰夫那样紧张地工作过。这里倒不妨来回忆一下,苏俄历届领导人都是如何"为国操劳"的。斯大林可以给自己放六个月的长假二战结束时,斯大林一人兼任总书记和政府总理(部长会议主席)之职。其时,他已年  相似文献   
119.
众所周知.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是1989年5月16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到访的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共同宣布的.然而.回顾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还要从勃列日涅夫说起.他于1982年发表了著名的呼吁改善中苏关系的“塔什干讲话”.开启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让我们来还原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0.
戈尔巴乔夫时期对苏共领导人的批判与基层党组织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在"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下,苏联展开了一场对苏共早期领导人的批判运动.这场批判运动严重破坏了苏联领袖的形象,搞乱了社会思想意识,带来深刻的信仰危机.1990年起,党员退党,交出党证现象普遍,党员大批流失,党的队伍涣散,基层党组织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党的基础从底层被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