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267篇
中国共产党   318篇
中国政治   694篇
政治理论   155篇
综合类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抑制房价疯长、打击炒房者投机行为,国家一方面出台了金融、土地等政策,另一方面利用税收手段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控制。针对现行房地产税存在的硬伤,进行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改革是把"双刃剑",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免造成恶果,激化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82.
声音     
《创造》2014,(11):6-6
正实话真说"苍蝇式腐败"层出不穷,伤的是群众之心,损的是党旗之威。基层并非反腐的空白之地,基层干部也切莫存"山高皇帝远"之侥幸心理。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学",然而学区房竟然疯狂上涨。以前是"递条子",现在是"拼房子",其手段虽异,而结果则一,都变相加剧了教育不公平。  相似文献   
83.
又是一年春风暖.又是“两会”召开时。住房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食品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关怀女性利益……一个个众人啊目的民生热点、一个个吸引眼球的社会话题、一个个引人深思的尖锐观点。既是今年“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刊记者在“两会”上捕捉的镜头。一切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只能本着一个标准:不能与民争利。所有政策法律的制定出台也只能本着一个原则:让百姓得到实惠。唯有如此,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的一句话才能让百姓拥有信心,而“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84.
非理性是以非逻辑性、非程序化和非模式化形式体现出来的与理性截然相反的一种非智力意识形式,其在政策实践上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动力、调控和创新。由于理性在促进政策活动科学化同时又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对非理性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优化政策决策还是有价值的,尤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政策决策,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5.
政府应继续推出商品住宅用地,开发一部分保障房、安置房,使市场房源总量和品种结构能得到更大的改善,从而降低房价当前,我国高房价困扰一直是全社会普遍担忧的热门话题。从2009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推出宏观调控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为何出现如此状况?我们确有  相似文献   
86.
政策法规     
中央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强调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  相似文献   
87.
近些年来,理论界加强了对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特别是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对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地位,我们应加以合理的评价,而不应该夸大它的作用。对于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在人的生存本质和认识论方面所做的探讨,我们应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吸取它的合理因素,借鉴它有益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克服它片面化和极端化的倾向,给予非理性因素以合理评价,以此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学和认识论,本文在此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8.
孙燕 《民主》2011,(7):52-52
保障房的分配乱象一直就没停止过,房价还没涨到疯狂地步的时候,就藏着种种“猫腻”。许多不符合条件的人,假造贫困信息,或者走门子,从“大锅”里捞一“勺”,自顾得意去了。现在调控从紧,保障房多盖,  相似文献   
89.
你说我说     
房价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若星 《民主与法制》2013,(2):60-61,39
年近六旬的赵玉英在犹豫中等待了一年,终于决定出手买房。经过房产中介的居间推荐,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合同墨迹未干,赵玉英又觉得房价会下跌,反悔了,既然反悔,那就不买吧。可是,中介搬出合同,按照合同上白纸黑字的条款,她若不买房的话须支付2.5万元违约金。如此的话,纵然房价下跌,“红利”也将被违约金冲抵,难道她就此被居间合同套牢?不愿逆来顺受的赵玉英毅然走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