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5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各国政治   129篇
工人农民   174篇
世界政治   3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4872篇
中国共产党   4096篇
中国政治   6999篇
政治理论   1605篇
综合类   331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1586篇
  2013年   1357篇
  2012年   1529篇
  2011年   1700篇
  2010年   1660篇
  2009年   1632篇
  2008年   1759篇
  2007年   1158篇
  2006年   1328篇
  2005年   1154篇
  2004年   1382篇
  2003年   1174篇
  2002年   826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63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1.
邓小平的制度伦理观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 ,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这一制度伦理思想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指导作用。一、制度合理性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首先确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伦理评价的客观依据即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提出的实质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制度伦理思想中制度价值原则的单一性所带来的严重弊端。它的提出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上。“解放思想 ,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912.
粮食流通体制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中如何定位 ,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定位正确与否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粮食产业与其他各种利益关系的定位仍然没有完全厘清。本文拟通过对粮食与其他各方面关系的分析 ,以此来选择新一轮粮食体制创新的路径 ,构建粮食流通体制的新框架。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关系(一 )粮食生产经营市场化和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粮食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 ,也是更好发挥市场基础性配置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粮食流通体制也不能置…  相似文献   
913.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历史产物,又是中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安全保护、体制创新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才能建立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全球化参与模式”,社会主义中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14.
杨琪君 《公安研究》2001,(10):47-49
本文从当前公安机关中存在的五种消极执法心态入手,对造成消极执法心态的原因包括内部工作机制、外部执法环境和主体自身素质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新形势下矫治公安民警消极执法心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915.
警察的执法权威是指警察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权力和威望。文章分析了警察执法权威的构成及其现状,并对维护警察执法权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16.
坚决执行党中央作出的2001年4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重大决策.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关键要看在严打整治斗争中能不能做到严格公正执法,能不能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时限办案,切实提高侦查破案、调查取证和审讯等环节上的执法水平,确保办案质量,依法从重、从快和稳、准、狠地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917.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农民负担过重的痼疾至今仍久治未愈 ,仍然是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涉及农民负担的上诉、治安事件及大案要案时有发生 ,严重破坏了农村稳定和党群干群关系 ,损害了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形象 ,也成为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动因。如何根除农民重负这一痼疾 ,彻底减轻农民负担 ,这是当前我国农村和农民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领导重视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 ,各级干部必须从政治、全局的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民负担过重 ,已成为影响农村改…  相似文献   
918.
政府人事管理体制(又称政府人事行政体制),作为协调公共行政体系运作的一种内部配合机制,它所处理乃是一系列同行政人员的需求反应、业务能力及信任网络等相关的主体性因素,其目的指向,一则谋求以有效的内部管理引纳人才,实现人力资本(或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则谋求以主体性因素的优化协调整合组织目标。当然,一切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已经科学表明的那样,  相似文献   
919.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解决我市粮食体制长期存在的"一市三制"问题,规范和统一粮食管理体制,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市政府决定调整和统一全市粮食管理体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合理划分粮食事权,实行分级管理粮食事权的管理实行统一政策、合理划分、分级管理的办法。全市必须执行粮食敞开收购政策,收购价格由市政府统一确定,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在市政府定价的基础上可在15%以内上下浮动。市级储备粮的粮权属市政府。采取适度集中的办法储存,实行定期轮换、推陈储新。市级储备粮的保管、储运、轮换、损失的核销、补贴的拨付等管理工作由市里负责。其余的粮权全部下放,粮权  相似文献   
920.
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体制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当代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积极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是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完善的体制与机制。高校要加强和改善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体制 ,强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