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海商法年刊》1994,(1):424-427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际惯例和国际习惯作法,结合我国海事审判实践,对诉讼前扣押船舶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52.
对当前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已召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江苏等6省市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乡镇进行。社区矫正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加快我国行刑社会化的进程,尽快与世界行刑社会化趋势相衔接,更有利于罪犯由“监狱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使其尽早融入社会,获得新生。但是当前开展该项工作,仍面临诸多新情况,有待于我们研究、解决。 (一)立法滞后。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事执法活动,必须有相应的立法作为支撑,而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对此项内容的规定近乎空白,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体的不适应。如从现在看来,社区矫正不应由公安机关来执行;对罪犯的社区矫正不应仅限于进行监  相似文献   
53.
申请执行人海南经济物资协作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经协公司)与被执行人海南华之涛物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涛公司)联合投资协议纠纷一案,经海口中院审理于1997年9月30日作出(97)海中法经初字第120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被执行人华之涛公司应返还经协公司投资款15782539.65元,并偿付该款至1997年9月30日止的利息4885703.60元及自1997年10月1日起至还清投资款之日止的利息损失等项;  相似文献   
54.
1月12日,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专题通报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的有关情况。会前,闵行区法院向两起劳动报酬群体性案件中的141名申请人发放了企业所欠工资及补偿金147万余元,并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双方之间建立劳动报酬案件调裁执联动机制举行了签约仪式。发布会上,还公布了全市法院29件涉民生的典型执行案件。"拿到钱,就好回家过年啦"数着领到的工资,上海佳润食品有限公司的诸女士掩饰不住心头的兴奋。1月12日下午,闵行法院的大法庭内人头攒动。和诸女士一样,141名工人在这里排队,签字,领钱。闵行法院10  相似文献   
55.
现代刑法理论研究和国际刑法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是死刑问题,其中死刑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个重要刑种。中国的死刑政策是:"坚持少杀,反对多杀,错杀。"但如何在立法和司法上贯彻好这一政策,如何合理发挥好死刑的作用,是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本文从中国死刑的政策以及我国死刑立法中的相关规定中总结了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从而可以在宏观上发现我国死刑制度在立法上和实践上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借鉴中外死刑制度和参考了诸多刑法学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中国死刑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在立法上,本文主张废除不合理的死刑罪名,要进一步缩减死刑适用的主体,还建议明确死缓具体的适用条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和执行程序和向公众公布死刑统计数据等。  相似文献   
56.
杨柳 《人民司法》2012,(17):47-50
"执行难"是多年来人民法院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浙江法院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构建执行征信体系,通过被执行人失信信息的公开,整合社会资源,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道德、舆论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解决"执行难"问题,努力形成当事人自动履行为主,法院强制执行为辅的局面。本文以浙江司法实践为  相似文献   
57.
侯希民 《山东审判》2013,(4):108-112
如何快速查找和控制被执行人财产,一直是法院执行工作的一道难题。鉴于此,一些地方法院开始探索运行执行指挥中心,以求建立执行权①的快速反应机制。"执行指挥中心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快速反应小组根据执行指挥中心的指令迅速采取执行行动",②这样的运行模式凸显了执行权运行的紧急性。紧急运行的执行权更容易侵犯当事人以及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何对紧急运行中的执  相似文献   
58.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6条规定,执行财产分配方案的异议人可以以提出反对意见的债权人、被执行人为被告,向执行法院提起诉讼。与此相应,即  相似文献   
59.
60.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对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作了多达110处修改。关于执行程序一编的规定,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旧法)原有条文17个(自第208条——224条),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