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190篇
中国共产党   830篇
中国政治   699篇
政治理论   156篇
综合类   1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乔治.布莱是日内瓦学派最杰出的批评家。他在《批评意识》中提出一种意识的批评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批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对意识的批评,是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的认同,其途径是通过作者的"我思"去发现其独特的意识表现形式。这是一种现象学的文学批评,它为我们的文学批评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22.
袁浩 《公民导刊》2010,(3):24-25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表达意见呼声、提出批评建议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渐渐多了起来,声音也大了起来。针对有关部门、单位存在的一些问题。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新闻媒体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心声,并提出批评和建议。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也激发了人们的主人翁意识,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欢迎。但是从实际看,  相似文献   
2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锐利武器,也是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搞好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形式.民主生活会开得好,关键突出一个"评"字,要做到"敢用、善用、用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相似文献   
24.
1953年毛、梁之间发生的纠纷,是一场关于时政问题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但从宪政史的角度去考察,该事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在共和国宪政史上,首次将立法机关的代表在立法机关会议上的言论免责权缺乏宪法保障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第二,创设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为各国宪法规范所没有的宪政权力--批评和政治批判权;第三,确立了日后相当长时期内宪政生活以毛泽东个人为核心的中国宪政格局.  相似文献   
25.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员享有“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的权利,“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纵观我党历史,哪一个时期党员批评权保障落实的正常,这个时期党内生活就会正常有序,党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不断地走向胜利。反之,党内民主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党内正确批评意见就得不到有效反映,党的事业就会受损受挫。在当今新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在党内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障党员批评权的落实,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26.
中央提出 ,要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这是我们党为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党员先进性教育 ,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加强理论学习 ,主动查找并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增强八种观念。  相似文献   
27.
在新形势下,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充分发挥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防范作用,是把反腐倡廉工作引向深入的有效途径和治本之策,对于形成反腐倡廉工作新格局,取得新成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邓剑锋 《求实》2005,(9):27-30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继承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准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实意义;转变观念,创新方法,通过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创建和谐的党内生活。  相似文献   
29.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称激进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流派.20世纪90年代初,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度复兴,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动向.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围绕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点、影响及其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对新自由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进行了批评,并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危机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一种新的、更加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替代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哲学批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哲学流派、两部或两部以上的哲学著作之间的批评."哲学批评学"可以定义为"概括和总结哲学批评活动之功能、原则、方法、规律等等的一门科学"."哲学批评学"的总体框架以哲学批评的定性、哲学批评的模式考察、哲学批评的历史考察为"三根支柱".建设"哲学批评学"的必要性,可以从如下方面去看:哲学的本性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的学科完善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哲学领域中众多批评材料要求"哲学批评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