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48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当前,反渎职侵权案件在办理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线索"发现难"这个难题。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对于一般犯罪而言,对象范围不仅少,而且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再加上犯罪行为与职务行为的混同,导致犯罪行为比较隐蔽,不主动出击很难被发现。另外一个方面,当前对于渎职侵权类犯罪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范围也不够广,因此,很少为普通民众所熟知,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当前线索发现的难度。缺少案件线索来源,就如同无源之水,反渎职侵权案件的办理就难以开展,局面也将陷入僵局。因此,搞好反渎职侵权  相似文献   
32.
案名:张某某故意伤害罪抗诉抗诉职能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办案实践中,如何把握好抗与不抗的尺度,不但考验二审检察官的执法监督能力,同时也考验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维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一审检察机关提请抗诉的情况下,二审做出支持抗诉的决定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33.
民事行政检察抗诉一直是检察机关实现民事行政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但随着当前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多种监督方式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监督已经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在简评当前民事行政抗诉困境的基础上,从我国民事诉讼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提出多种监督方式为民事诉讼活动监督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在诉讼时效届满以后,民事权利主体即丧失了法律赋予的保护,消灭了胜诉的权利。诉讼时效及其具体内容必须由国家法律作出规定,要求民事主体一体遵行。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  相似文献   
35.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要求及刑事抗诉的性质,并结合抗诉工作实际情况,制作刑事抗诉文书,应将"案件事实部分"作为刑事抗诉书的选择内容;抗诉书中证据部分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公开;抗诉书应当以检察院的名义署名;抗诉请求答复书和撤回抗诉决定书不应当使用填充式文书;对支持抗诉的案件,应当制作支持抗诉决定书.  相似文献   
36.
李勤 《青海检察》2000,(3):21-22
近年来。随着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民事抗诉案件逐年呈几何级上升趋势,《民事诉讼法》对抗诉案件所作的几条原则性规定已远远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现笔者仅就争论颇为剧烈、实践中做法各异的问题之一——民事抗诉案件中当事人能否撤诉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7.
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方式是采用抗诉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抗诉范围随意扩大的情形,因此必须正确掌握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8.
随着我国民事抗诉案件的逐年增多,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机制成为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分析了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局限性,旨在为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件的分析,指出在刑事案件中对定罪量刑有显著影响而又未经质证的证据采纳后是否应该抗诉进行了分析。如果是对定罪量刑有显著影响的证据,且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免证事实,应当通过公诉机关质证,未经质证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所谓民事抗诉案件“改判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民事案件中经人民法院再审后改变原审判决、裁定内容的案件与抗诉案件总数的比率。目前,在并不统一的评判民事检察工作成效的标准中,“改判率说”最具代表性。“改判率说”认为,检察机关提出的民事抗诉成功与否应以法院再审改判与否作为标准进行评定,只有再审法院采纳了抗诉意见并作了改判,才能说明抗诉正确,否则这一抗诉应认为是归于失败。许多检察院还将提高民事抗诉案件的“改判率”当作民事检察工作重心,将“抗一个,改一个”作为民事检察工作目标。笔者认为,对“改判率”的这种认识突出地反映了民事检察工作价值取向的误区,不但不利于贯彻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而且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