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拯救自己     
傍晚,修竹在院里乘凉,一个女人走进来,急急惶惶的。修竹就想:真是的.想什么就来什么,刚想完女人,就来了女人。 这女人进门就“扑通”一下给修竹跪下了。女人说:大哥,救救我!修竹看女人衣衫不整乱发飘飘,就朝屋里喊:妈.有人来了!妈问:谁呀?让她进屋来说话。  相似文献   
82.
花旗集团在2002年举办亚洲百年庆祝活动时宣称,花旗银行始终保持对中国长久的承诺:与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并肩前进。”花旗银行已成为今天“中国国内最具全球性的外资银行”。  相似文献   
83.
佚名 《法制博览》2010,(11):60-61
胡蝶6岁的时候,就送进了一个小学校读书。到了14岁那年,她就离开了故乡,跟着她父亲从南国踏进了华北。  相似文献   
84.
姚晓群 《世纪桥》2010,(13):39-39
天天都会发生的撞车事件,何尝不是社会人性的撞击,当我们愤怒于总被这个世界施于伤害的时候,是否反醒我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伤害着别人?  相似文献   
85.
思文 《各界》2013,(5):61-62
唐朝末年,是个宦官专权的时期,藩镇割据,连年战乱不断,饥民纷纷起事。人常说乱世出英雄,朱温就是这个时候废了唐帝取而代之,建立了后梁王朝。从此,历史转入了封建割据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相似文献   
86.
余显斌 《各界》2013,(4):58-61
纨绔子弟难成事,易败家,尤其乱世。因为,他们贯于张狂,看事容易,面对乱世,江山无主,极易冲动,投袂而起,想走马中原,分裂山河。但是,由于无才无学,无拳无勇,起事容易,败事也快,刹那之间,灰飞烟灭,身死人手,成天下人笑柄。  相似文献   
87.
散木 《同舟共进》2012,(8):33-39
笔者是山西人,平时对山西关注较多。说到晚近历史,山西有两大国民党特工——郭同震(又名郭守纪、谷正文)、乔家才。一般而言,特工这个特殊职业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88.
约翰·希克针对近代全球化以来愈发突出的宗教多样性和多元性事实以及由宗教相遇造成的基督教危机,从宗教之解释出发,批评盛行的宗教排他论和宗教兼容论,提出多元论假设并倡导宗教多元论和宗教对话,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逐步构建了宗教多元论体系。其中对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影响重大的有康德、维特根斯坦和W.C.史密斯。约翰·希克的宗教多元论思想可以概括为"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信念,即宗教经验不纯粹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投射,而是人类对同一个终极实在的不同回应;应承认虽然各自的回应差别甚大,但都是同等有效的,都拥有一个共同的救赎论结构,即世界各大宗教传统在整体上都是人类生存从自我中心转向实在中心的拯救/解脱的语境。"尽管多元论仍面临许多理论困境和批评反对,但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及其三大支柱——一个终极实在、宗教之解释和共同的救赎论结构的提出,有巨大的合理性和解释力,是宗教经验和宗教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对基督教神学做出了重大的范式更新、转换甚至革命。  相似文献   
89.
张程 《各界》2014,(5):95-96
民国的第四位总统徐世昌是历届总统中的“另类”。他既不是革命党,也没有扛过枪,出身于穷酸秀才,从乡间私塾教师成为宰相,最后转变为民国总统。政治场是充满崎岖的荆棘路,徐世昌能以一介书生纵横清末民初乱世数十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0.
严梅 《人民论坛》2012,(23):200-201
信仰危机,在当前中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且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信仰的缺失使很多人无所适从,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文章认为,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信仰危机,其根源在于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认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