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5篇
  免费   9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661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409篇
政治理论   84篇
综合类   65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14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行法律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尚存在需要统一和规范的条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不同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限制了该制度的实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是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一部分。在适用该制度时,应具备损害后果、侵权事实、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等构成要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应考虑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72.
真诚相告:员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属于工伤,可获得工伤和交通事故损害的双重赔偿。案情简介2003年11月,某市龙岗区某公司员工  相似文献   
73.
《电子知识产权》2012,(10):18-19
2012年8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其研究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和修改说明,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专利法修改仅涉及六个条款,主要涉及专利无效决定的生效时间,赋予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以确定侵权损害赔偿额、查处恶性侵权行为和调查取证等职能,以及惩罚性赔偿等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74.
张波 《求实》2012,(Z1):110-11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一种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特殊保护制度,是国家对受到特定犯罪侵害而又无法从犯罪人处得到赔偿的刑事被害人或者其一定范围的近亲属给予适当经济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1963年10月25日,新西兰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刑事被害人补偿法》。随后,英国、美  相似文献   
75.
家长不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法律保障责任。承担义务教育责任的学校却并不具有相应的诉讼请求权。然而,关于政府承担义务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及方式等问题,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法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为此,应当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进一步明确规定政府对义务教育承担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明确规定家长和学校在保障公民受义务教育权方面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的界限,明确规定政府对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行政处罚权。  相似文献   
76.
锚定效应是司法认知偏差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受此影响法官会在量化决策时给予初始信息过多的重视,将某些随机的锚位值作为估测的起始值,导致裁判结果很不稳定,严重损害司法形象。利用广东省2015年四种代表性损害赔偿案件的统计数据,对司法情境因素、精神损害赔偿和裁判锚定效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锚定效应的确是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前裁判锚定效应的发生呈现出内外有别的总体格局,影响显著的外生锚点和作用微弱的内生锚点形成强烈反差,反映出当代中国法官的尴尬处境。法官群体对外界压力和风险的系统性回应是诱发裁判锚定效应的关键因素。未来的司法体制建设应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对外生锚点的控制上,并建立有效的法官决策信息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77.
顾彬 《海峡法学》2013,(3):79-8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物业费纠纷在当前社区治理中逐渐成为一大问题。物业费案件在司法审理中,程序上主要存在着速裁难的问题,原因包括三方面,即诉前调解前置无形中延长了审限、送达难直接导致速裁难、法官不敢缩短答辩、举证期限;实体上针对物业费请求权的抗辩纷繁复杂,要理清权利义务关系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8.
业主:应尽到自身注意义务【案例】2010年8月14日晚7时左右,原告刘某骑自行车经过自家小区70号楼前便道上安装的路锥锁时,摔倒受伤,导致左股骨颈骨折。原告认为,物业公司在便道上埋设地桩,没有尽到通知义务和管理职责,存在明显过错,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告辩称,被告安装的路锥锁,其宽度符合安全通行的要求,颜色属于黄黑相间,具有明显的安全警示作用;原告摔伤是由于其自身原因所致。法院最后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79.
余文海 《求索》2012,(12):252-254
交强险制度是一个由若干法律规范构成的综合体系,而受害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交强险中并未规定第三人直接请求权,这反映了我们对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制度价值还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受害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能够兼顾公平、效率和安全三种法律价值。它既能实现交强险法律关系各方主体利益的衡平,又能节省各方主体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还能减少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道德危险。我国交强险有必要确立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80.
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国家赔偿制度中的缺失一直饱受指责,201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赔偿法》的修补,填补了此项法律漏洞。但是,基于经验不足等多方面的考虑,新修订《国家赔偿法》并没有具体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认定标准、计算方式等,从而导致司法机关在实际办理国家赔偿案件中无法准确地判定受害人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