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爱尔兰6月12日公投否决《里斯本条约》,欧盟再次陷入一场新的政治危机,在欧洲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欧盟各国纷纷作出不同反应,有关国家领导人频繁磋商,试图寻求摆脱危机的办法。继欧盟外长16日在卢森堡紧急商讨爱尔兰否决对策后,27国领导人19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上,也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了这一问题上。与会首脑在听取了爱尔兰总理考恩关于否决《里斯本条约》情况说明后,并未开出解  相似文献   
12.
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看起来似乎遵循了波兰尼在20世纪上半叶所提出的结构逻辑,但是,由于建立在虚构的商品化这种动力学的基础之上,因而它并不能够证明波兰尼式的政治逻辑,表现出双重运动的特点,即一重是自由经济运动,另一重是社会保护运动。文章提出了"三重运动"模式,认为目前解放运动是缺失的第三重运动。三重运动模式是为了断定在三极结构中每一极在本质上都是摇摆不定的,都存在与政治危机其他各极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4月12—14日,拉美第四大国委内瑞拉的部分军人和反对派联合“逼宫”,推翻号称“拉美政治强人”的查韦斯总统,不料形势突变,查韦斯仅在48小时后就东山再起,重掌总统权力。委政局表明,年初委出现的经济形势恶化、社会动荡演升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成为继阿根廷危机之后拉美地区爆发的“新世纪第二场危机”。其前因后果,值得揣摩。  相似文献   
14.
4月10日,泰国发生20年来最为严重的军民流血冲突,造成21人死亡,近千人受伤的惨剧,其中多数是抗争的平民。激愤之下的反对派抬棺抗议,将之归罪于执政党,执政党则声称是恐怖分子所为,军方并未违规。更大规模的席卷全国的冲突一触即发,一场从2006年持续至今的政治危机再度迅速升温。  相似文献   
15.
<正>从4月开始,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和总理亚努科维奇之间刀来剑往,互不相让, 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潜在的政治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自冷战以来乌克兰东西部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立场上都存在很深的裂痕,橙色革命后脆弱的权力分配让这些冲突更加白热化,美国、欧洲与俄罗斯在其中的外交角力和利益关系更让这场争斗变得变幻莫测。  相似文献   
16.
问:编辑同志,您好。自2011年3月以来,叙利亚局势开始持续动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问如何看待当前叙利亚局势?北京读者:王建林王建林同志:您好!与突尼斯、埃及以及利比亚等国在过去一年多发生的社会危机与政治危机如出一辙,近期叙利亚问题又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叙利亚的动荡是西亚北非变局的延续与发展。不可否认,中  相似文献   
17.
丁晓星 《瞭望》2016,(15):53-53
近来,乌克兰国内又现政治风波,亚采纽克政府已摇摇欲坠但新的执政联盟和政府又因党派争斗,迟迟难以产生,乌克兰可能陷入新一轮政治危机。议会各党派如不能于近期组建新的执政联盟,产生新政府.则有可能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这将对乌克兰的稳定与发展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19日,匈牙利总理麦杰什·皮台特上任不到一个月,被迫向国会承认:20多年前在财政部任职时,曾是当时政府的一名职业反间谍人员。消息传出,举国哗然。不仅使麦杰什·皮台特本人面临辞职的危险,而且麦杰什领导的联合政府也陷入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19.
20.
王京烈 《当代世界》2013,(3):39-41,50
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运动,2010年11月,由一个突尼斯大学生之死引起,随后在西亚北非国家引发了一系列以“民主”和“经济”等为主题的反政府社会运动,这场运动如狂潮风暴,襄挟着整个阿拉伯世界,更令数个国家政权更迭然而,旧政权虽被推翻,几十年累积下的社会痼疾却并未离开;预想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革新并未实现,各种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爆发;地区伊斯兰力量整体崛起,并逐步走向阿拉伯国家政治舞台的中心,反而令美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骤然紧张值此轮阿拉伯地区动荡两周年之际,本刊特约请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解读,以引发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