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文彬 《党课》2014,(17):82-86
在经历半年多的政治动荡之后,泰国军方在2014年5月20日宣布全国“戒严”。5月22日,泰国陆军司令巴育·占奥差正式宣布发动军事政变,接管了国家政权。至此,泰国发生了2006年以来的第二次政变。实际上,回顾泰国百年以来的历史,就会发现泰围似乎陷入了“军事政变一民选政府一政治危机一军事政变”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政治怪圈”。泰国为什么会周而复始地陷入这样一个“政治怪圈”?这是每一个关注泰国局势的人都渴望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法律规范与政治权衡的较量——2005年德国政治危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德国发生严重政治危机。施罗德总理为了获得选民对自己领导实施的改革政策的支持,援引“基本法”第68条规定,向联邦议院提出旨在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的信任案,未获通过。德国联邦总统克勒根据总理建议,宣布解散议会和重新大选。两名议员向联邦宪法法院提起诉讼,指责施罗德总理人为操纵信任案不获通过,是蓄意滥用宪法规定,克勒总统同意解散议会是违反宪法。这场危机反映出德国宪法规范与政治权衡之间的矛盾,是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3.
他信政府的危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镇 《东南亚研究》2006,(5):22-28,10
今年年初以来,泰国政坛发生了一场政治危机。本文首先回顾了此次泰国他信政府政治危机的由来与发展过程,然后分析为什么颇有作为和成就的他信政府会面临一场自1992年以来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动,最后作者试图从这场危机中找出一些令人深思的教益。  相似文献   
84.
孙岩峰 《瞭望》2016,(16):50-51
巴西众议院特别委员会4月11日以38票支持、27票反对,通过了对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的弹劾报告。跨过这一关键门槛后,该“弹劾案”按计划存17日提交贪议院全体会议讨论并投票。这意味着,罗塞夫以及执政的左翼劳工党的政治生命正经历12年来最严重挑战,巴西这个曾欣欣向荣的新兴大国正面临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考验。  相似文献   
85.
雷墨 《南风窗》2014,(8):44-45
民粹主义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有着天然的联系,民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也预示着全球治理问题正面临考验。"我们正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不是民主的时代,而是民粹主义的时代。"美国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布热津斯基在2011年9月14日受访时,谈及当时正如火如荼的"阿拉伯变局",这样说道。3天之后,美国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并在之后蔓延到美国120多个城市。当  相似文献   
86.
正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改革不系统不全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一、普通民众一定要是改革的获利者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改革一定要持续性地让普通民众(不同于利益集团)收获利益。从改革目  相似文献   
87.
2013年11月,因政府宣布停止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乌克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2014年2月18日,相对和平的抗议演变为暴力冲突,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随后被迫下台;3月16日,克里米亚以公投形式“脱乌人俄”并引发连锁反应,东部的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和卢甘斯克纷纷要求“公投入俄”,而乌克兰临时政府则派遣军队围剿亲俄武装力量。新总统波罗申科上台后冲突仍在继续,乌克兰处在大规模内战和分裂的边缘,这是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来乌出现的最大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88.
泰国反对党从2013年11月开始发动一系列反政府集会,令泰国局势再度出现紧张。此次集会是2010年以来泰国爆发的最大规模街头政治运动,也是总理英拉执政两年多以来遭遇的最严重政治危机。泰国局势如何演变至此?其紧张局势背后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89.
2014年的贺岁钟声响彻曼谷夜空,但在新年新气象的祝福声中,泰国他信派与反他信派长达8年的政治冲突却看不到任何和解的迹象,相反,却依然延续着某种“定律式政治危机”——他信派和反他信派构成了泰国政治天平上势均力敌的两极,一旦这谁也完胜不了、谁也完败不了的两极无法或不愿寻求和平共处,泰国的政治动荡就未有已时。  相似文献   
90.
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提出东京都将于年内购买钓鱼岛。到7月24号,日本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自此钓鱼岛危机开始全面扩大。面对日本方面的错误挑衅,我国政府多次进行抗议交涉,宣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并且派遣海监船抵达中国钓鱼岛外围海域,随后在9月16号决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大陆架划界案。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危机处理。而在政府进行钓鱼岛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与以往所面临的外交危机情况所不同的是,国内大量的公民参与。如香港保钓人士登岛宣示主权,但遭到日方扣押。还有9月16号,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各大城市大规模的游行抗议活动,包括北京、上海、武汉、郑州、长沙、西安等城市。但在活动中出现了打砸抢的不良现象。可见,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并没有十分重视公民参与的作用,公民参与多是自发的。因此怎么协调公民参与,使群众力量发挥作用,防止公民参与的无序混乱也是政府危机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问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