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993篇 |
免费 | 266篇 |
国内免费 | 44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886篇 |
工人农民 | 558篇 |
世界政治 | 299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592篇 |
法律 | 5884篇 |
中国共产党 | 24618篇 |
中国政治 | 22694篇 |
政治理论 | 9783篇 |
综合类 | 116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7篇 |
2023年 | 730篇 |
2022年 | 904篇 |
2021年 | 1141篇 |
2020年 | 1376篇 |
2019年 | 1134篇 |
2018年 | 470篇 |
2017年 | 959篇 |
2016年 | 1291篇 |
2015年 | 2573篇 |
2014年 | 6256篇 |
2013年 | 5508篇 |
2012年 | 6364篇 |
2011年 | 6218篇 |
2010年 | 6427篇 |
2009年 | 6649篇 |
2008年 | 7101篇 |
2007年 | 4740篇 |
2006年 | 4257篇 |
2005年 | 3482篇 |
2004年 | 3194篇 |
2003年 | 2974篇 |
2002年 | 2665篇 |
2001年 | 2217篇 |
2000年 | 2352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135篇 |
1997年 | 54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01.
陈立思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2):10-13
首都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定位于服务学生、服务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偏离这个主题就会脱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和学生的需求,失去共青团工作赖以开展的环境.共青团整体上具有的政治、组织、社会优势对于高校共青团这个局部而言是一种天然的资源,要把它用足用好,不断地开拓创新才能保持和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02.
我叫李纪周,原是公安部副部长。这些年来,由于放松了思想改造,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没有经得起考验,由一名党的高级干部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我对自己的严重罪行非常痛恨,深感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我真心实意地认罪服法。我愿接受法律的任何处理,这也是我罪有应得。我愿做一个反面教材教育他人,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103.
跨越式发展的本质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 ,具有发展起点高、速度快、跨阶段的特点。新疆阿勒泰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应抓住机遇 ,打破常规 ,启动跨越式发展战略 ,以达到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进而与全国、全疆基本同步实现现代化的目的。本文围绕阿勒泰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主题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 ,从支撑体系、依托平台、政策取向三个层面论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一、阿勒泰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支撑体系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端 ,有六县一市 ,面积11 7万平方公里 ,6 0万人口 ,2 3… 相似文献
104.
105.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是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自身作风建设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认真学习和贯彻好六中全会《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6.
107.
网络时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消除负面影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以适应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8.
109.
人类社会自其产生之日起 ,就不断地进行着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为了有效地组织生产以及便于人类的不断繁衍 ,管理活动一直是人类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自身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因此 ,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 ,都是离不开人们对于人类自身本质的认识的。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自身本质的不同认识 ,都是那一时代、那一民族的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着重点。因此 ,对于人性、人类本质的认识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活动的前提。那么到底有没有共… 相似文献
110.
30年代是中国20世纪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在其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学论争,学讨论乃至学批评中,都能发现30年代学论争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特点的遗存,因此,本的探讨对加深理解30年代乃至整个20世纪学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章分别从学论争的起因,论争中各方所关注的重心、论争各方的心态,对话的基本方式以及看问题的角度等等方面,论述了中国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重要学论争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显的特征,并进而分析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30年代特殊的政治化语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