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泽厚说:每一代人都有其时代所赋予的特点和风貌、教养和精神、优点和局限。那么,近代以降,大致可分为“辛亥”、“五四”、“大革命”、“三八式”、“解放”、“文革”这样的六代,本期我们讨论的19世纪的“80后”,正是由这前两代的人所组成,其特点和风貌等等是:“处于封建社会彻底瓦解的前期,他们或来自农村环境或与社会有较多的关系和联系,大都沉浸在忠诚的爱国救亡的思想中,比较朴质认真,但他们又具有较浓的士大夫气息,经常很快就复古倒退,回到封建怀抱中去了。”  相似文献   
12.
"启蒙与救亡"的变奏:孰是孰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与救亡"的变奏,所言说的本是中国近代史的内在发展逻辑,同时它也成为近代思想史的基本主题之一.该学说的发明权之争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哪种理论对历史和现实更有阐释力."启蒙与救亡"的历史逻辑,一方面依赖于从严复、邹容到陈天华这些历史当事人的创造,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李泽厚、舒衡哲和史华兹这些历史阐释者的阐发而获得.实质上,"启蒙与救亡"所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国家富强与个人自由何者更重要?如今"救亡压倒启蒙"理应转向"启蒙就是救亡",国家富强与个人自由应协调一致并相互补充,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走独立发展的道路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救亡日报》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 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7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文救会”)成立,《救亡日报》作为“文救会”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14.
马福林 《黄埔》2012,(2):50-51
我是独子,又是孤儿。父亲跟随刘志丹叔叔闹革命,在我两岁时被捕,后惨遭杀害,时年26岁。母亲后来也被杀害,是祖母将我抚养长大。原定边县是革命红区,安边是国民党控制的白区。我在安边工小渎书,在此期问深受两位老师爱国主义教诲,教我们唱抗日救亡歌曲,  相似文献   
15.
父亲是抗日名将 女儿是救亡先锋 傅冬菊于1924年12月生在太原,其父傅作义当时是阎锡山晋军的一名团长。冬菊上初中二年级时,日军兵临山西,时任绥远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军35军军长的傅作义,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最大规模的募捐活动要数一碗饭运动。所谓一碗饭运动,顾名思义,就是每人用一碗饭的费用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这个运动最早由  相似文献   
17.
张万杰 《长白学刊》2008,(1):137-140
"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民众以"收复东北失地、打回老家去"为宗旨,开展了东北救亡的运动。至"七七"事变前后,运动得到了空前发展并收到显著成效。它不仅将东北流亡民众聚集于东北救亡总会的旗帜之下,而且还与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相结合,融汇到全国抗战的大潮之中。所以能够如此,与当时党的正确领导、国共合作的良好背景、救亡团体内部的团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严复思想的分析 ,矫正了史华兹关于严复意在“保种” ,藐视“保教”的观点 ,正面论述了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超验价值的深切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19.
《理论建设》2021,37(3)
革命是承载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革命内涵在中西语境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认知与理解,但基于不同的时空与实践,它也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阶级"与"民族"为核心的革命内涵的历史性生成;以"改革开放"为内核对革命内涵的现实性转换;"两个伟大革命"的提出对革命内涵的时代性丰富。中国共产党革命内涵的不断丰富既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也得益于对唯物史观一般规律的坚守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继往开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在回顾与展望党的事业中,精辟论述了民族救亡和民族复兴中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历史经验、政治传统和民主创新,为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