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5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92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陈鲁民 《唯实》2008,(1):95-95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说;“中国这一代人是五千年来的唯一不敬鬼神的一代,古人‘抬头二三尺有神明’、做坏事下地狱的简单封建理念,到了这一代荡然无存。”这话可能不无夸张,但社会上确实有不少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顾忌的“滚刀肉”,而且还往往顺风顺水,活得很滋润。于是有人便因此总结说:“这年头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并在这样的“感召”下加入了什么都不怕的队伍。如果一个社会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秩序就会更加混乱,道德会更加沦丧,风气会更加败坏。因而,人还是要有所敬畏,得尊重并害怕点什么才好。  相似文献   
182.
9月5日,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  相似文献   
183.
冲动犯罪也被称为激情犯罪.冲动犯罪的发生总是基于特定诱因的刺激,因此常常显示出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的背后潜藏着必然性.冲动犯罪人的高激惹性、缺乏敬畏意识以及暴力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遇到特定刺激时实施暴力犯罪行为的必然性.因此,引导思辨理性、培养敬畏意识、矫正暴力倾向是预防冲动犯罪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4.
何谓敬畏?《新华词典》解释为“又敬重又畏惧”。笔者认为,敬畏就是一个人对某客体保持的一种敬仰、尊重、畏惧。敬,源于自然和社会;畏,发自人性和天理。平凡之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些正气。  相似文献   
185.
敬畏就是一个人对某客体保持的一种敬仰、尊重、畏惧。敬,源于自然和社会;畏,发自人性和天理。敬畏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智者、圣人,因为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所以不凡。而平凡之人,常怀敬畏之心,就不会轻易浮躁,内心自然生养出一种正气、庄严与崇高。  相似文献   
186.
有畏与无畏     
史源 《政策瞭望》2014,(8):56-56
李源潮同志曾经说过:“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想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当好公仆,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只有做到“有畏”,才能做到“无畏”。  相似文献   
187.
<正>领导司机不好管的原因,一是司机没有"前途"可言,有人在利益面前难以遏制贪欲;二是与领导太亲近,对领导的敬畏感比其他下属低,小车班往往成为领导各种花边新闻的集散地。最近的两则新闻,让领导司机这个职业愈发受人关注。一是某市副市长的司机受调查,涉案金额达几百万。随即,该司机服务的领导亦因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  相似文献   
188.
卢仁江 《今日浙江》2010,(11):62-62
有这样两个人,一个是领导,一个商人。当领导者。似乎格外胆小,在许多事情面前显得谨小慎微。一次,亲戚托他把自己种植的葡萄用公款收购下来,作为单位的福利分发给下属,但他断然拒绝。任职数十载,由于他的敬畏和谨慎,让他没出什么纰漏,  相似文献   
189.
陆思敏 《廉政瞭望》2014,(15):54-55
领导司机不好管的原因,一是司机没有“前途”可言,有人在利益面前难以遏制贪欲;二是与领导太亲近,对领导的敬畏感比其他下属低,小车班往往成为领导各种花边新闻的集散地。  相似文献   
190.
王珺鹏  高文汉 《求索》2013,(6):139-141
身份认同与道德选择日益成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关注的焦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他者”呼之欲出,成为20世纪当代伦理思想转向的显著特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其文学创作展示了多重身份认同和道德选择的不确定性。库切不能认同白人身份。也不认同南非黑人,他缺乏黑人生存体验。库切同情南非黑人.但后殖民时代南非黑人实施暴力复仇的现实.让他在黑人获得解放与自由的限度问题上持保留态度。此外,生命伦理在当下炙手可热,与库切的多元伦理观一脉相承。库切主张敬畏所有的生命。引发了对生命伦理的终极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