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68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陈振濂 《今日浙江》2013,(10):60-60
金鉴才是上世纪60年代浙江美院的书法大学生,是书法界最早的科班人才。但因为兴趣广泛,尤其因为对老一辈艺术家诗书画印兼能的提倡会心日久,故所作花鸟画极有专家风范。写书法自是当行本色,尤以楷行书驰誉书界,亦能篆刻铁笔。近年人书俱老,反而越来越注重诗文之雅与国学之醇,且嗜古琴,寄佛寺,俨然一飘逸江南文人墨客矣。  相似文献   
32.
苏轼的情感极为复杂与丰富。在其饮酒诗中,苏轼对于理趣的追求,对于情感的抒发,对于人生的整体态度都通过与酒相关的不同主题表现出来。而透过这些主题,反映的是苏轼性格中的积极与旷达。  相似文献   
33.
<正>喜洲是一片丰沃的土地,这片土地孕育出了著名的"喜洲商帮",培养出数不尽的文人志士。千年的历史中,古老的喜洲镇书写了多少传奇,尹龙举就是古镇中的一个传奇。1916年,尹龙举出生于喜洲白族一个殷实人家。父亲尹养初先生曾是著名的喜洲商帮中经营颇佳的一位富商,曾任云南省总商会会长。5岁时,尹龙举就随父母到昆明读书,在昆明读完小学,又上了东陆大学附属  相似文献   
34.
“艺术家的命运是可悲的和伟大的。从诞生之日起,神圣的定数已给他盖上了印章。不是他去选择职业,而是职业选择了他,推着他不停地往前走……”先哲的这段话,对傅聪是最好的印证。因为,钢琴,是他的终身“情人”;音乐,是他灵魂的避难所。他的身上,有着中国文人的傲骨和音乐家的悲情。  相似文献   
35.
《黄鹤楼》是崔颢游历武昌、登临黄鹤楼时的题咏之作,抒发了时空转换的空茫之感和在飘泊中苏醒的乡关之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登高赋诗是古代文人的一贯雅兴,他们或咏物抒怀。  相似文献   
36.
春天,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细细品味古代文人墨客关于咏春的绝妙诗句,别有一番情趣。唐代诗人杜甫有《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孟浩然有五言绝句《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首诗均写及春风春雨,意境优雅,画面清晰,令人陶醉,流露出诗人对春的喜悦和珍惜的情感。  相似文献   
37.
冯锡刚 《党史文汇》2001,(10):22-24
1949年初,陈毅在写给堂兄陈修和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廿年来置身军旅,所获新知不少,而文人习气并未摆脱,故改变不大.弟仍以能保持本来面目为慰."身为数十万大军的统帅,又被中共中央内定为即将解放的上海市的市长,如此直陈心事,足见其书生本色.作为全国最大最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城市,上海之盛衰乃"天下治乱之候也".党中央还明确指定陈毅为上海市文教接管委员会主任,这既是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也是对陈毅的知人善任.  相似文献   
38.
元代文人画家在"游戏翰墨"中建立一个确证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对他们而言,绘画与游戏是一体的,"游戏"不再是一种创作态度的表达,而成为一种精神追求。元代文人画家的"游戏"不是戏谑,它基于"游于艺"、"逍遥游"以及"游戏三昧"的思想,其中浸透着对人生存本身的深切关切,有着丰富的自由意蕴。在"游戏"精神的引导下,元代文人画家的"墨戏"从物象造型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开创了新的审美意味,创造了新的绘画面貌。  相似文献   
39.
明代人剧,是指中下层人创作并主要体现人审美趣味的短杂剧,康海,王九思是共早期代表,其中创作特色集中表现为创作主体强烈的情性及其现实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40.
对联是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之一,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学形式。从古至今,在文人雅士和劳动人民之中流传下来的大量对联中,有不少反腐倡廉的对联故事。现摘录一二,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