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69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刘大维 《求索》2013,(3):144-146
唐诗因其艺术成就以及繁荣盛况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精彩的篇章,这一篇章的谱写者唐朝文人更是受到后人的推崇。本文以唐诗为文献资料,通过对诗词中涉及的休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唐朝文人所爱好的休闲活动项目、特征及其原因,为更加丰满地展示唐朝文人形象提供了素材,也为中国古代休闲活动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2.
狄青在官拜枢密使后不久,把家搬到了大相国寺旁。  相似文献   
53.
54.
<正>"书生气"常用来评价某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看问题、做事情拘泥于教条、书本,有些不切实际。书生气的评价尺度并不很精确,有时人们看法还不统一,但有一点倒很一致,被戴上这顶帽子的都是读过点书的人。宋朝诗人范成大有句诗:"洗净书生气味酸",这是读书人自己承认"酸味",但古往今来专门给读书人来个"书生气"的贬义性说法,是否也反映出不读书、读书少的人羡慕嫉妒恨,有点酸味呢?书生气用来批评人,一般还是  相似文献   
55.
陶然亭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西南隅,旧北京的外城西、南下洼黑窑厂南的慈悲庵内,为我国的四大名亭之一.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北京的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京都一胜.  相似文献   
56.
行万里路,写万卷诗,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境界。王驰在诗集《一路奔波一路歌》中记录了自己足迹所到之处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播撤至真、至善、至美的种子,催放出了真挚的诗情和浓郁的诗意的美丽花朵;这些从心底弹出来的动人乐章集兴怀、记游、记事、交谊、记忆于一瓯,“兴观群怨”于一体,于景物之中见人性,于生活之中见哲理,于平淡之中见真情,给人以极具价值的人生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57.
隔山 《党课》2012,(15):118-120
“武士爱剑,文人爱砚。”作为文房四宝之~的砚台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一方古砚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苏东坡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藏砚大家,他与文人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多为砚台。欧阳修、黄庭坚、袁枚、纪昀都曾亲自雕刻砚台。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砚台由纯粹的实用书写工具逐步成为文人的案头清供。唐宋时期,一方砚台往往价值万金。著名古玩收藏家赵汝真曾经记述:“在唐宋之时,千百金之砚,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58.
《廉政瞭望》2012,(16):39-39
知识分子约架之风,自京城发端,一夜之间吹遍了大江南北。平素温文尔雅的兄弟,一言不合,便高呼“约架”、“约架”,似乎不千一架。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血性。而且都企图将约架约成新闻,譬如在金华,可约在八咏楼,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斗起来,伺其壮观:在宁波,可约在月圆之夜,鼓楼之巅,光华如水,文气弥漫,斗起来,伺其雅致;在嘉兴,那更方便了,找一个雾天,直接上烟雨楼,《射雕英雄传》那场架,还没打痛快,诸位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59.
马屁也不易     
张鸣 《廉政瞭望》2012,(17):46-46
文人无行,最招骂。其实,无行在某些情景下,也是混事的一种方式,最抢眼的,当属拍马。按说,马屁谁都会拍,用不着上专门学校进修的,但是,老粗拍马,一来拍不到地方,挠不到痒处,二来词汇不够丰富,语言未必文雅,所以,历朝历代,马屁多半由文人包办。皇帝老儿,无论出身凤子龙孙,还是地痞流氓,只要屁股坐稳了龙椅,需要偃武修文,就用得着文人了。  相似文献   
60.
文人的殉节     
【王朝迅速地不得人心,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中国历代王朝,在其画上句号时,总有遗老孤忠、文人学士等为之身殉,演出一番壮烈。但在清朝,反响实在寂寥。按道理,这样一个统治中国近300年的异族王朝,在其谢幕之时,总该有几位运筹帷幄的决策之士,执掌国政的机枢之流与国同难才是。但翻遍历史,却不见一个王爷或大臣为之上吊服毒,抹脖自尽;没有一个都督或总兵为之举枪自杀,饮弹身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