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113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528篇
各国政治   1489篇
工人农民   2007篇
世界政治   37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49篇
法律   14783篇
中国共产党   59727篇
中国政治   75907篇
政治理论   15698篇
综合类   25263篇
  2024年   340篇
  2023年   2084篇
  2022年   1919篇
  2021年   2600篇
  2020年   2892篇
  2019年   1666篇
  2018年   917篇
  2017年   1563篇
  2016年   2660篇
  2015年   4529篇
  2014年   14700篇
  2013年   17534篇
  2012年   21891篇
  2011年   19433篇
  2010年   18146篇
  2009年   17009篇
  2008年   17543篇
  2007年   11952篇
  2006年   10651篇
  2005年   7387篇
  2004年   5597篇
  2003年   5359篇
  2002年   5144篇
  2001年   4195篇
  2000年   3377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聂勇  姜艳辉 《湘潮》2021,(1):49-51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是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是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是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传阵地,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  相似文献   
62.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减贫工作面临着市场化增收手段效率下降、脱贫攻坚项目需要调整及疫情重灾区返贫压力加大等潜在风险,亟需通过大数据治理等技术性手段来转危为机。从现有经验来看,我国减贫领域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已经取得了四个重要突破,一是跨部门的横向信息组网已初步完成,二是部省市县的四级纵向信息系统基本定型,三是大数据信息核对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四是新型技术手段在大数据治理平台中得以广泛运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国应当针对当前大数据治理体系中存在的六个问题,以信息的全域性、精准性、即时性和应用性为建设目标,努力通过明确数据参数、建设区域性"政务云"、省级垂直管理、优化信息安全、推进新技术使用、提升立法层次、鼓励省际对接、保障人员稳定、开发沉淀数据等九个方面来完善各地的大数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63.
张红 《财经法学》2020,(3):150-160
个人信息本来是极其隐私的事物,在大数据时代却时刻处于"裸奔"状态,时刻面临被侵犯的风险。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信息保护再次引起关注。整体而言,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个人优先"与"公共优先"的宗旨博弈为出发点,以"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为基础,以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为核心,以个人信息保护机构的独立设置为落脚点,为个人信息的保护奠定了基础。我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尽快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助力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资讯集萃     
《公安教育》2020,(2):77-79
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总队长座谈会暨网上督察培训班举办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公安部党委关于全警实战大练兵的要求,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总队长座谈会暨网上督察培训班于2019年12月17日在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举办。  相似文献   
65.
《人民论坛》2021,(7):12-13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历史证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摆脱发展惯性和路径依赖注定是一场革命性的深刻变革。准确把握好三个"新"的深刻内涵、内在逻辑、时代价值,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挑战,朝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不断前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66.
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基本区域,社区也是城市管理体系中一个主要构成部分,更是党组织紧密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地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表示,加大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力度,使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效用,确保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以及居民自治之间能够长期保持良好互动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社区生活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阻碍社区治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67.
佟德志 《政治学研究》2022,(1):21-28+156-157
中国的改革开放逐渐由中心走向全面,由“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出发,从“三者有机统一”走向“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民民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的道路,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体现出全面发展的趋势。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民民主在主体上体现为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复合,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复合结构;在过程上表现为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等过程的复合,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发展人民民主必须注重运用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全面思维,正确处理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人民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人民民主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对我国文化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文化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如何推进文化创新等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是回答当今世界提出的重大课题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文化创新,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习近平关于文化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创新和建设的理论,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9.
“咱都是老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培训课程太过专业,学不来。”武山县果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发现,传统的培训班并不能带动起群众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听取多方意见,他们决定成立2支技术指导工作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各乡镇种植大户以及农户果园中开展夏秋季技术培训指导工作,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户果树种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0.
新时代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是最重要的底色。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步,是新时代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在农业绿色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绿色发展意识淡薄、农业绿色技术有待进一步开发与推广、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法律尚待完善等问题。为此就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大农业绿色发展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绿色发展意识,融资与育才双管齐下,推动农业与科技结合,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法律的措施来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