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81篇
工人农民   133篇
世界政治   2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4篇
法律   676篇
中国共产党   1881篇
中国政治   2649篇
政治理论   495篇
综合类   6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803篇
  2011年   1148篇
  2010年   883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21.
李丹  丁力 《求索》2013,(7):146-148
古往今来之传世诗词佳作,无不在修辞、情感方面有着鲜明、独到之处。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之典型代表,毛泽东诗词运用"万"、"一"等数字,使其文学修辞达到了极高之境界,终成就了毛泽东笔下之诸多传世诗词精品。毛泽东诗词的数字修辞广泛触及了相关的人、事、物,是建立在颂扬真善美而诅咒假恶丑基础上的情感外示,这种情感既广博又深沉。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诗人作为人之自然本真。  相似文献   
922.
《思想战线》2013,(Z1):1
张文勋先生是全国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代美学专家、文学史家、民族文化学家、诗人,在全国文学研究界和高校中文学科中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诗词审美》、《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华夏文化与审美意识》、《刘勰的文学史论》、《张文勋文集》等。张文勋先生于1948年入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学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云南大学从教60年来,先  相似文献   
923.
黄幸编译 《台声》2013,(7):80-82
不少学界研究者都将日本殖民统治者在台实施的“皇民化”运动时间界定在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事实上日本殖民者自《马关条约》割台以来,即开始在许多领域推行“皇民化”运动。  相似文献   
924.
刘俊潇 《台声》2013,(9):98-99
他养育我,教导我,随着我慢慢的长大,回首和外公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才发觉,他的言传身教都是一种传承。  相似文献   
925.
扬琴     
宇文正 《台声》2013,(12):59-60
仿佛梦游,我回到娘家四楼,打开尘封多年的琴匣,擦拭满布的灰尘。扬琴哑了好些年,一度陪伴它的是一只波斯猫,现在连猫都不在了。  相似文献   
926.
“对于盲人朋友,文学也许就像心灵的北斗,总在黑夜里闪着光。我读过一些中外盲人的散文小说,还有诗歌。比如海伦·凯勒对美的想象和描述已经感染了世界上无数人。一些盲人作家是有才华的,很多盲人文学爱好者写下了很多美丽的文字,默默地述说着生活的爱与渴望。  相似文献   
927.
李莉 《乡音》2013,(5):46-47
今年在北京图书博览会无意中看到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韩映山文集》,多少有些感慨。作为一位渐渐寥落的河北作家,韩映山往往在"荷花淀派"的介绍里,才会被提及了。此次推出文集,差可告慰身后寂寞。韩映山先生1998年6月12日在保定猝然病逝,至今已经15年了。  相似文献   
928.
刘朋 《岭南学刊》2013,(6):78-82
党的十六大以来是党建理论创新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之一。十六大以来的党建理论创新的成功实践,给我们提出了如下的新启示:一是坚持党建理论创新的严肃性,二是坚持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协同推进,三是坚持党建理论创新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坚持党建理论创新要体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期待和诉求,五是注意党建理论创新和传播方式的创新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929.
20世纪是各种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层出不穷的时代,比较文学在这个理论浪潮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何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并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比较文学的“再生”和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研究必须要超越文学的疆界,但超越文学不是为了逃离文学,而恰恰是回到文学,其结果不是为了消解文学而是为了发现文学的新的成长点——即建立一种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新的比较文学.这种比较文学将会逐步发展成为疆界扩大、内容丰富、开放性的世界文学.在进一步详细探讨比较文学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上,作者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终将为全球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30.
红色的秋天     
袁瑰秋 《人民公安》2013,(21):28-28
当历史的内核 如同一枚秋天的果实 被打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