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78篇
工人农民   133篇
世界政治   2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3篇
法律   675篇
中国共产党   1871篇
中国政治   2641篇
政治理论   494篇
综合类   6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656篇
  2012年   803篇
  2011年   1148篇
  2010年   883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魏建新 《人权》2012,(1):60-60
长城风雷 荡激鼓鼙 风过无处能不绿 高瞻远瞩观世界 家园温馨风和煦  相似文献   
982.
身份认同是当今文化研究一个重要概念和关键问题,也是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身份认同问题有两种论争模式:本质主义模式和建构主义模式。作为表意实践的文学在建构身份认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代文学批评与身份认同研究联系紧密,特别凸显在后殖民文学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  相似文献   
983.
刘彬 《求索》2012,(1):207-209
摹仿是镜像式的再现,与现实主义的基本创作原则不谋而合;戏仿借用,修改,超越原物,其严肃性,批判性和对个体风格的张扬展示现代主义审美原则;伪戏仿被认为是消解了批判性的中性戏仿,是自恋式的文本游戏,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对形式和热衷语言试验的精神。摹仿、戏仿、伪戏仿作为非裔美国文学的三种创作范式,见证了非裔美国文学从初始的稚嫩到慢慢成熟,从最初的寄生到后来的自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84.
近日,中国作物学会召开学术年会并隆重举行授奖仪式。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江苏省委主委、作物栽培学家曹卫星因在作物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第二届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同时获此奖项的还有两位作物育种专家。  相似文献   
985.
高璐 《理论导刊》2012,(9):106-109
嘉靖大地震之后的明代陕西文学无复之前的喧嚣鼎盛局面,延及晚明,陕西文学家更是彻底退出了明代文坛主力军地位。从现有材料看,此次大地震似乎是晚明陕西文学走向沉寂的重要推力之一。众多陕西籍文学家在此次地震中一时俱陨,使明中叶文坛失去了一批创作力量,不利于陕西地方文学传统的延续。震后陕西灾区经济凋敝、学宫损毁、典籍散失、名儒离世,致使文教事业呈现出久难复苏的态势,又阻碍了地方文学后继的补充。  相似文献   
986.
小径村遐想     
天安门前的六十响礼炮 在辽阔苍穹中激荡回响 新鲜出版的小径村 炊烟袅袅 竹林依依 大山苍茫 汀水滔滔 映衬着一座石碑 青山绿水间  相似文献   
987.
●社会充满不公平现象。你先不要想去改造它,只能先适应它。●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当你陷入人为困境时,不要抱怨,你只能  相似文献   
988.
新竹平潭一水间,轻舟朝发巳时还。 夜筵方举迎宾酒,九曲棹歌闻玉山。  相似文献   
989.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与黄河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数千年来,长江以自己甘美的乳汁浸润着荆楚大地,孕育了无数英才俊杰,陶冶了众多文坛巨匠.而屈原和宋玉就是其中两位杰出代表。正如文学史家陆侃如所说:“谁是中国文学之祖?我毫不迟疑的说:屈原与宋玉。他们不但给予楚民族文学以永久的生命,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稳固的基础……古代若无屈、宋,则文学史决没有那样灿烂;而楚民族若无屈、宋,则楚文学也决占不到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0.
严红彦 《求索》2012,(1):180-182
"侠"曾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社会群体,其独具魅力的精神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历代文人的目光,创作出无数扣人心弦的文学作品。对侠义文学的系统研究是从清末民初之际才逐渐兴起的,百年来,学者对侠义文学作品、侠义文化精神褒贬不一,除了个人因素,社会文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综观百年研究史,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建国前为第一次兴起阶段;建国到文革结束,对侠义文学的批判导致研究的沉寂;80年代,研究再次萌兴;90年代,各类专著、论文大量涌现,形成研究的高潮;21世纪至今,侠义文学研究热潮回落,同时也进入纵深发展的成熟期。回顾百年研究历程,既是学术上的总结,也是对社会生活变迁的体察,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侠义文学与中国俗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