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蒋桂斌 《当代广西》2004,(12):36-36
世界上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书童山下公演后,备受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52.
孟令哉 《唯实》2004,(6):94-96
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里颇有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刘成信将他的杂文评论结集为《杂文情缘》,不由得让我想起这位“情痴”,他出于对杂文的痴迷,舍掉了绝不是一个指头的“铁饭碗”,走上了前途未卜的办刊之路;为了杂文,他将喝咖啡的悠闲和逛舞厅的潇洒,都变作了埋头于杂文理论研究的孜孜;为了杂文,他奔走呼号,致力于创作队伍的集结;评头论足,检点着杂文园地的篇什;激扬文字,期待着杂文精品的涌现……其情可谓痴矣,其志可谓凝矣,故其文亦可谓工矣。杂…  相似文献   
53.
中国古代诗人往往在其言情之作中寄寓和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形而上的追求。《诗经·蒹葭》之后,宋玉《高唐》等赋以华关而梦幻般的风格描绘了人、神之间的欢爱与永隔,委婉深致地传写了那无尽的企慕与怅望之情,蕴涵着理想追求的形而上精神爱恋的情调和意味。曹植《洛神赋》在“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的境界和人神恋爱的主题中,也抒写了人间的情怀和人生的况味。全篇弥漫着在恍恍惚惚中追忆前尘往事,不能忘情于在对理想、对美的执着追求中失之交臂的永恒遗憾和伤感情调。在他们以后,身当篡乱相仍、无信义、无节操的黑暗时代,陶渊明也在大无可如何之中,幻设了一位“旷世以秀群”、“有德于传闻”的“伊人”形象,极其郑重地承诺将自己的精神与灵魂、全部的热情与爱恋奉献和托付给理想中关丽的女神:  相似文献   
54.
显然和贾宝玉相比,贾环不论从社会情感还是从作者对他的重视程度上讲,无疑都处于弱势地位。学术界对这样一个人物的研究也相当有限,检索一下《红楼梦》的研究文章,有关贾环的寥若晨星。但贾环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绝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作为一个次要人物,他的存在为其它重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背景,对这样一个人物塑造得成败也会直接影响到主要角色。因此,对这样一个人物的分析,对揭示书中人物形象塑造上的系统性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并且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的社会生活启示。  相似文献   
55.
百味书屋     
《台声》2004,(10):84-85
《倒数第2个女朋友》王文华 《倒数第2个女朋友》是王文华费时三年完成的长篇爱情小说。故事由三名截然不同的女子和她们的男人织就而成。藉由六人交错的关系,呈现出时髦却动荡的台北,呈现出年轻人的爱情、梦想与友情。这本书不但有《蛋白质女孩》的幽默,还有《61×57》的深情。在字里行间不断出现对都会男女一针见血的观察;在情节安排上又具有偶像剧式的浪漫感人。  相似文献   
56.
尔朴 《海南人大》2006,(6):36-43
天漂玉带搏双浪,海涌巨鳌吞三江。云起龙脊升紫气,水漾东屿浮蓉王。日出碧海喷丹霞,月落澄湖撒银光。高僧坐禅诵大乘,精英聚首论沧桑。这是一首描绘亚洲博鳌论坛的诗篇。友人初读,用“大境界,气势逼人”给予评价,培基却说,我只是在造我心中的境,借其境抒我的意。我写诗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57.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不知道文学史家们是如何划分的,以普通读者的感觉讲,似乎经历了伤痕文学、知青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闲适文学期。从形式上讲,有短篇小说兴盛期,长篇小说繁荣期,报告文学鼎盛期,散文杂文昌盛期。现今的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内涵丰富的世界,瞬息万变的世界,缺少轰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58.
《沉思录》     
《理论与当代》2008,(7):53-53
译者何怀宏曾说,“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近两千年前一个人写下了它,两千年后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相似文献   
59.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以下简称"翻译出版工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文联、内蒙古作家协会推出的一项历时5年的翻译出版领域的重大项目。此工程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多视角、系统化向国内外读者完整地展示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成果的重大历史性举措,旨在将内蒙古籍作家用蒙古文创作的优秀作品翻译成汉文,在区内外进行出版发行和宣传推广。工程每年翻译出版约8部内蒙古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类别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等。  相似文献   
60.
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著名杂文家和政论家邓拓,一生之中最喜欢山茶花.1960年春初,他在病中写下了一首<颂山茶花>的诗,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