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1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182篇
工人农民   124篇
世界政治   4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5篇
法律   1872篇
中国共产党   6036篇
中国政治   8167篇
政治理论   1636篇
综合类   230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605篇
  2014年   2069篇
  2013年   2274篇
  2012年   1855篇
  2011年   1668篇
  2010年   1751篇
  2009年   1660篇
  2008年   1848篇
  2007年   1201篇
  2006年   1070篇
  2005年   677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291.
学校党建工作处于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最前沿,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特色学校”、“名优学校”的建设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改革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文明诚实的道德品质,勤俭自强的人生态度”为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再论文明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昌清 《学习论坛》2005,21(5):34-36
不同文明类型的社会,其社会结构各有特色,发展阶段也有所不同。中华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它经历了宗法社会———专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大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而是政治主导型文明发展过程中,用来代替专制制度的社会制度。它与经济主导型文明中的资本主义处于大体相同的历史阶段,不构成对资本主义的代替关系。  相似文献   
293.
从宏观层面来看,以突破性文明为特征的西方文明体系,注重技术、贸易程序,且政权始终处于分散和相互竞争的状态,无法形成超强干预,追逐利益自然成为制度变迁的基点.与之相应,构建有效的激励结构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社会开放度、人口增长、宗教改革、权力结构等因素影响着制度变迁进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体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高度一统,权力是文明体系的核心和制度变迁的基点,政权理性化程度相应成为制度变迁的动力,国家意愿、国家能力、文化惯性与惰性、强有力的外部挑战及生存压力等因素制约着制度变迁的进程.对后一种制度变迁而言,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机制三者间必须合理配置,协同演进,才能充分实现制度创设的初始目的.  相似文献   
294.
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肯定党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大前提下,本文拟从思想理论建设的角度对党的工作作风问题作一探讨。一、当前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工作作风方面,现在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形式主义的要害和表现形式我们做工作,需要一定的形式,没有形式,内容…  相似文献   
295.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奋斗目标,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并称为小康社会的四大特征。关于生态文明,党的十六大曾有明确的阐述: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促进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296.
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将生态问题纳入基本国策,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明智的选择,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摈弃功利主义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观念,需要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需要决策层的正确引导,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297.
《思想工作》2005,(9):5-5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两个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创新两个文明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探索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努力开创我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要继续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方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要始终坚持“一把手抓两手”、“一班人两手抓”,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两个文明”建设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两个…  相似文献   
298.
《精神文明导刊》2005,(11):F0002-F0002
为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人文奥运,礼仪北京”的号召.近日,海淀区在区文化馆小剧场举办了职业礼仪风采展示决赛。目的在于学习宣传职业礼仪知识,树立良好的海淀文明形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次大赛是海淀区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括动的一次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299.
乡风文明意味着乡土、乡人、乡风三者一体化建设,它不是外在体制简单运行的必然结果,而是人的精神需求深层次推进的过程,需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通过乡人从而能够在乡土落地生根。因此,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找到新时代村民的主体内化路径,努力提升乡村建设主体的精神境界、人文素养,着重引导新时代村民处理好相信自己、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之间的关系。新时代村民主体无论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实践逻辑上都需要遵循乡土文化机制创新,既要在科学把握文化与文明的彼此贯通关系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大力维护乡土文化的本色、尊重乡土人文的底色、传承乡土习俗的特色、坚守乡土主题的红色、建构乡土空间的绿色,又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300.
杨大越 《行政与法》2022,(10):63-7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法治建设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立法模式的碎片化导致出现立法冗余、“多龙治水”状况,冲突解决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不同法律规范对同一事项出现规范重叠、矛盾抵牾情形,自由裁量权的扩张导致出现权力滥用、贪污腐败现象等。通过比较、分析和借鉴其他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可知,环境法法典化是解题之匙。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编纂环境法典列入立法工作计划,环境法法典化的理论条件和实际条件已经成熟。本文认为,按下环境法法典化“快捷键”的关键在于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环境权的宪法地位,明确环境法典的立法思想,明确环境法法典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